霍皮族引以為傲的文化是棺材製作文化,不是墓葬文化,就像黑人能歌善舞一樣,印第安人大多心靈手巧。

現在北美洲各地,依然很多地方保留著傳統的印第安人定居點,比如落基山脈裡就隱藏著好幾支這樣的部落。

霍皮族同樣心靈手巧,他們的孩子上學時候最重要的課程不是地理、不是數學、不是英文也不是自然,而是雕刻和手工藝術。

在他們看來,這是可以依靠著吃飯的手藝,從小到老都會學習、都在鑽研,技術自然高超。

霍皮族的棺材不拘一格,是反應主人生前愛好、作為的一種方式。

見他們感興趣,治安總長就帶他們去棺材作坊進行參觀。

這個作坊在個大棚子裡,幾十個男男女女在裡面忙活。

製作棺材有很多步驟,有一些步驟需要在露天情況下進行製作,大棚子用樹幹做支架支撐起來,通風性很好。

“這是為了保證棺材的穩定性和抗腐蝕性,我們製作的時候需要一層層往上刷樹漆和桐油之類的東西,得靠日曬和風吹加快它們的幹涸。”治安總長介紹道。

作坊旁邊有個倉庫,裡面停放著很多棺材。

按說這種地方就像太平間,應該陰森又恐怖。

可是李杜過去看了看後,發現這不像是個停放棺材的地方,倒像是個藝術品倉庫,裡面沒有他認識中的那種棺材,全是風格迥異、色彩絢麗的工藝品。

治安總長繼續介紹:“你看這些棺材,就知道它的主人是誰。”

最外面一個是一條大魚,就好像一條大金槍魚放大十倍。

指著這條木魚,他說道:“你看這個,這是凡尼埃爾·南培堯兄弟的棺材,他特別喜歡釣魚,每次去科羅拉多河,他都會滿載而歸。”

“科羅拉多河還有金槍魚?”李杜問道。

他雖然對釣魚這項活動不熟悉,但也知道金槍魚是一種珍貴的海魚,淡水河裡不可能有它們的身影。

治安總長解釋道:“不,沒有,是凡尼埃爾曾經在洛杉磯外的海洋裡釣到過一條藍鰭金槍魚,上了報紙和電視,為我們部落爭光了。”

除了金槍魚,還有一隻趴在地上的灰狼形象的棺材。

“這是卡誇帕泰瓦兄弟給自己準備的棺材,他的外號是惡狼獵手,他曾經一次狩獵行動獵到了六隻狼,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

“這個棺材你們能看出是什麼嗎?一張多骨諾牌,它的主人是一名巫師,能夠透過多骨諾牌和神靈溝通……”

“你們可能沒見過這種放映機,我們部落裡最早時候就是用這個放映電影,它的主人是部落的電影放映員,一個好人……”

就這樣,治安總長介紹了棺材,兩人對棺材的主人也就有了瞭解。

參觀結束,漢斯問道:“夥計,怎麼樣,他們的棺材是不是很有特色?”

李杜衷心佩服:“是的,很棒,但是我們沒法搞到,你看到了,他們都是進行定製的,沒有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