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表現的很有耐心,李杜則去觀看牆壁上的老照片了,上面有些照片有百年歷史,百年前的旗杆市很有意思。

終於看完,老人拍拍相簿道:“裡面一共有兩種照片,開頭這些沙漠風景照存世大概有五十年時間,後面埃及建築照片,得有一百五十年了。”

漢斯奇怪問道:“這些照片不是一個時代的?”

老人笑道:“當然不是,雖然照片材料相似,不過從畫面能夠判斷出,前面這些是用幹板膠卷拍攝出來的,就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變為黑白負片。”

“後面這些,用的顯然是感光濕片底片,這東西在1881年以後就不再使用了,就跟這些老家夥一樣,被淘汰了。”

說著,老人拍了拍櫃臺,裡面是一些老式相機。

“1881年到現在,不過才一百二十來年吧?”漢斯問道。

老人說道:“是的,我判斷它們的年份,是根據辨認度、色彩、解析度,它們應該是用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拍攝的,所用相機是老式木箱攝像機。”

他摩挲了一下照片,繼續道:“這種攝影術和相機,都在十九世紀的中期被淘汰了,所以我猜測它們存世一百五十年。”

漢斯問道:“這種照片,價值怎麼樣?”

老人說道:“不好說,如果找到喜歡收藏老照片的人,他們應該願意花點錢買下來。不過那些風景照沒什麼價值,無論內容還是材料本身。”

漢斯立馬開始做生意:“那你願意成為它們的主人嗎?”

老人擺擺手道:“我自己的照片和相機都找不到人來收藏,哪裡能收藏新的東西?”

這筆生意還沒開始就黃了,漢斯也不氣餒,和老人握手後分別,回去他便將風景照挑了出來,留下建築照,年代更久遠的東西應該更有價值。

建築照片數量更多,足足有四十張。

他挑了幾張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照片,用手機拍下來傳到了網上,進行詢價,看看能不能找到買家。

李杜說道:“看來這次收獲恐怕沒有多少。”

漢斯道:“可能沒有期望中那麼多,但肯定不會少,不信?瞧福老大的妙招吧。”

他帶著李杜、哥斯拉將這些書進行分類,根據作者名字、型別分成若幹份,每一份盡量包含一個作者的不同書籍、不同型別的書籍。

這是一項大工程,三人忙活了一天也沒有忙完。

漢娜下班之後,也被徵用進入隊伍,漢斯還把史蒂芬叫來幫忙。

這樣五個人幹到半夜,近四千本書被分成了一百多份,有的一份有上百本書,有的則只有十來本書。

第二天開始,漢斯抱著一個電話簿開始打電話:“哈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嗎?”

“是這樣的,我這裡有一批全新圖書要出售,全部都是精裝版,有馬克·吐溫全套、有西德尼·謝爾頓全套……”

“是的,正版,全部都是正版,而且絕對沒開封,物美價廉!來路?來路當然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