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萬事開頭難!

第一條鐵路建成之後,僅僅兩年時間,第二條鐵路竣工,第二條鐵路,是京城通往海港的鐵路線。

京城到海港的鐵路建成之後,可以把京城的物資直接運送到港口。

與此同時,李慶開始著手建造大型鋼鐵輪船。

工業基礎形成之後,各行各業呈井噴式發展。

生活在京城的百姓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一天一個樣。

“睡一覺,京城就變了一個樣。”

“是啊,京城的變化真的太快了!”

“昨天的時候,對面的高樓才五層,才一個晚上,就多了兩層。”

“建設速度,真的太快了!”

康熙二十年。

一輛古樸的越野車進入京城環線,車上坐著一位老者,此人正是三藩之首‘吳三桂’。

老者看著窗外的景象,心裡驚駭無比。

“應熊說的對啊,不到京城,永遠不知道京城的變化有多大。”

在此之前,老者只是在報紙上看過京城的樣貌,從報紙上獲得的資訊,過於片面。

“哎!”

吳三桂發出一聲嘆息,說,“這怎麼爭?”

“二十年,僅僅二十年啊,世界都變了。”

話說,吳三桂真的不想來京城,可是,他被‘嚇’住了,也被‘驚’住了,他一定要來京城看看,看看現在的京城是什麼樣子。

康熙親政之後,吳三桂還想和康熙爭一爭,在他看來,即使奪不下整片江山,也要佔據南方諸省。

如劉備一般,與人分天下。

數年過去,吳三桂發現苗頭不對了。

特別是南方各省的道路修通之後,吳三桂就一直想出兵北上。

可是,京城傳來的訊息,一次次讓吳三桂冷靜下來。

按吳應熊的話說,‘這戰,不能打!’

最讓吳三桂鬱悶的是,每過一段時間,康熙就會讓吳應熊寄一些京城的‘土特產’給他。

那些‘土特產’,吳三桂看一次,心裡就涼半截。

就說槍吧!

吳三桂以為自己的槍已經很先進,可是,當他看到吳應熊寄來的槍之後,心態就崩了。

“這沒法比!”

軍事方面,吳三桂已經遠遠落後。

經濟方面,吳三桂也遠遠落後了。

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會偷偷的離開南方,前往北方城市。

道路修通之後,人們已經明著離開。

吳三桂見民眾大量流失,立即讓軍隊設定關卡,阻止民眾離開。

可是,無論他設定多少關卡,都無法阻止民眾離開。

數年過去,三藩統治的區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這些‘老弱病殘’不是不想離開,是因為身體不便,無法遠行,若能遠行,他們也走了。

吳三桂見自己統治的區域只餘一些‘老弱病殘’之後,差點氣死。

無奈之下,吳三桂只能北上,前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