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頭?

果然個人不敵體制,就是諸神,也要靠天使來維護榮光啊!

也好,要是沒有這樣的手段,銀河宇宙的人,怎麼可能和諸神對抗。

楚城冷靜下來,這種打擊,對外公開的部分永遠模糊,自己這樣的親王級別,才能看到真實資料。

而大夏軍方對外宣稱的是,這次攻擊,北斗星圖用了百分之七十的力量。

星圖收攏,魔眼彙集,向著更高處飛去。

在楚城的資訊網路裡,又一個北斗作戰叢集落下,懸浮在五百里的高度上等待命令。兩波消耗,比想象中的要少,主要是升空和降落這部分不怎麼損耗能量。最損耗能量的是鎖定目標和發射星軌結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斗魔眼和三垣魔眼是一樣的,殼子深處有獨立空間。

每顆魔眼的空間和等級相關,裡面儲存的都是魔眼的食物。這一波飛上去之後,魔眼損耗的結晶和尖刺都會重新長出來,成長時間是十天到一個月之間。

這就是魔眼的攻擊冷卻期了,不過沒所謂,這一次是為了實驗和震懾,發射的尖刺有些太多。一顆魔眼,一百八十根長刺,可以全部都發射出去,但是普通戰鬥真的需要如此嗎?荊棘王冠也用生物光腦模擬過。

楚城給下面參謀部發了個命令,兩分鐘後就獲得了答案。

這次攻擊,除了結晶攻擊之外,那些尖刺攻擊,屬於重複打擊,沒有必要放出那麼多的尖刺。正常打擊的話,釋放九分之一的攻擊,還有冗餘。

海量的資料流淌而過,參謀部那邊,得出戰報結果。

魔獸大陸的炮火攻擊,是從兩個角度夾擊,還是牽制了天使的力量。天使應對有失誤,如果沒有失誤的話,當前使用的攻擊手段,才是最合理的。

之所以覺得浪費,是因為天使犯錯。

而大夏帝國軍方,不管天使會不會犯錯,都使用了自認為合適的攻擊。這樣會浪費,但是也能保證戰果。

楚城去查,可是差不多這次星圖攻擊的指揮者。

查不到也沒什麼,帝國這樣的人才多的是。

再重新思考的話,就知道,一次打擊,十天到一個月的冷卻期還算合理。三分之一的打擊力度,就幹掉了一個六階,還有一百多天使呢。這樣的打擊,一張星圖內的作戰單位就能釋放兩次半。

因為眼下只有兩顆暗星魔眼算是六階,其他七顆主星魔眼都是五階。

從兩百多里的高度上打擊,星軌的力量累積不到最高。這裡面還有個計算力的問題了,大夏帝國的演習應該沒那麼多,所以指揮官穩妥起見,把北斗魔眼放在了比較低的位置上發動打擊。

提升準確度,降低了攻擊威力。

北斗魔眼體系,放在兩萬裡高度,應該是威力最大的。中間區域,就是從兩萬到一萬里之間的位置,再往下的話,五百里就是最後一個區間了,兩百里的威力已經到了設計底線,很難提升上去。

魔眼系統是製造成本便宜,但是升級過程,是要餵養等級足夠的魔物才好。或者是餵養用糧食煉製出來的生物結晶,那個需要的等級就更高了。

每顆魔眼想要成長起來,吞噬的資源並不少,想要長出合格的外殼,就得有足夠的骨骼補充才行。普通動物的骨骼還不可以,或者魔物或者魔獸。普通動物的骨骼主要是鈣,也缺乏更多的金屬元素。

要不是魔眼有著自己的儲存空間,類似大號胃囊,只是經常發射食物上去,就是一筆龐大的開銷。現在這種開銷被壓縮後,魔眼的成本,才能被接受,並且大規模的佈置。

“我們現在有多少北斗星圖?”楚城問手下的參謀部。

“神羅城有二十套,荊棘王冠有十套,明王國有一百套,神羅要塞二十套,其他地方都有五套,大致這樣吧。”

楚城點點頭,自己的王國那邊,兵力稀少,這一百套北斗星圖,還是姜源優先給的。

這一百套星圖之外,才是神羅城和荊棘王冠發射的。

總結一下,一套北斗星圖,相當於一個強大的七階,還是會大型範圍攻擊的。問題是這麼算的話,這個七階就只有一次攻擊機會,那就是把所有武器全都傾瀉到地面。

或者,相當於三個六階,幾十個五階,上千的四階?

這麼一算,就值錢了,因為這種打擊雖然是一波流,但是效率極高,幾秒鐘的事兒。要是沒有魔眼系統,自己地面的軍隊,缺陷還是挺多的。

“你們也多和帝國軍隊交流交流,參與演習,不要怕花錢。”楚城對參謀們道。

實際上,神羅城的軍官,實戰經驗的確沒法和帝國的比,因為缺乏生物光腦,就連模擬作戰的機會都很少。

喜歡灰燼之燃請大家收藏:()灰燼之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