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應諾,又在太子靈前表忠心,就算猜測靈堂中的宮女太監都是皇帝的眼線,可依舊提不起精神像皇帝在面前一樣哀嚎。

不一會兒,魏忠代表太上皇古來致哀,依舊沒有給周煄單獨說話的機會,甚至一個眼神示意也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煄的心一直往下沉,太上皇和皇帝這是什麼意思?

周煄隨著宗親大臣舉哀,根本沒有避開人眼的機會,宮中戒嚴,周煄打聽不到訊息。

發哀、小殮、大殮、成服、掩攢,太子的喪禮,每一步都有禮部、太常寺的官員指揮著。成服當日,皇帝和一直稱病的皇后都來了,周煄把自己縮在陰影裡,有了上次皇后發瘋的經歷,周煄還真有點兒蹙皇后,若是她不敢不顧在親兒子喪禮上大鬧,太子已經死了感覺不到,周煄可是要活著受罪的。

皇帝合服粗布襥頭、麻皮、絹衫;皇后合服粗布蓋頭、長衫、裙帔、絹襯服、並白羅鞋,帝后兩位都無法撐起這一身行頭,被兩位宮人扶著,步步哀慼,舉行奠禮。

然後就是入土為安了,太子不是皇帝沒有自己的陵墓,皇帝又還健在。皇帝特旨在自己陵墓的東面起一座類似“東宮”存在的陵墓埋葬太子所用。太子雖然長日生病,可沒有人敢上奏皇帝早早為太子準備好陵墓,現在陵墓還在趕工,沒辦法馬上下葬。

禮部報了兩個方案上去,一是停靈在宮中佛堂、皇家寺院,二是先進行掩攢,即先入土為安,日後再行遷徙。

皇帝不知為什麼選了更費事費力的掩攢,送太子最後一程,上至內閣閣老、下至微末小官都步行而去,七老八十的大臣也沒有優待,更何況周煄。為了表現的更“完美”周煄甚至要比被人更加主意儀態、禮節。

多虧上次霄霄在宮中落水之後,易雲就稱病告假,不然沒有人在家中照顧,周煄還真不放心自己出門三天,來送這隻見過一兩次面的太子。太子喪禮開始之後再告假的人統統讓皇帝以“不尊太子”的名義申斥,時已入秋,一場盛大的太子喪禮過後,京中舉哀的人家又多了許多。

最後,太子以景獻二字為諡號,現在葬在皇帝陵寢之中,待日後正式陵墓修好,再行遷徙安葬。

皇帝對太子的重視,完全體現在這場繁複的喪禮上,耗費多少錢財,京中的老大人也拖死了好幾個。

就在這樣的盛大之下,掩蓋了那日朝周昌下手的查探結果。

“宮中怎麼還不給個說法,離霄霄落水都快一個月了吧!你還說要等,要等,我等不下去了!”易雲怒道。

“我明日進宮問問吧。”周煄根本不關心太子的喪禮是如何的盛大,他只知道皇帝把心思放在兒子的喪禮上,對霄霄下手的人依舊沒有訊息,這一個月都過去了,皇帝還不給說法,不僅是易雲,他也要忍不住了。

“宮裡不是打算這樣拖過去吧?先說好,我是決不答應的。”易雲生怕這事兒大事拖小、小事拖了,最後不了了之。

“霄霄又不是無名無姓的人,陛下不給一個說法,如何安撫我?”周煄現在越來越不自信,進京的時候還覺得非我莫屬,現在隨著皇帝態度的改變,周煄已經開始謀劃“武力奪權”了。

“你往常還可以隨時入宮,現在……”

“自從上次戒嚴之後,禁令就一直沒有解開,我也要遞牌子,讓宮中同意才能進去。上皇那邊只推脫病重,要閉宮養病,根本不接我的茬兒。”周煄嘆息,不過一個月,中間隔了一個太子喪禮,周煄就覺得世界都變了。

原先抱著霄霄仿若一個孫子奴的皇帝形象還在眼前,現在他就已經是“非詔不得見”的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了。

周煄心裡不安,不知該如何破局。

兩夫妻還沒商量出結果來,下人就來稟告:“王爺、王妃,宮中頒下聖旨,請王爺前去接旨。”

“接旨?”兩夫妻異口同聲問道,接旨為什麼沒有人先來通知,按規矩是要先行通知讓他們準備桌案之類的。

不知是福是禍,周煄大步到了正廳,這次來宣旨的居然是尹內。尹內面帶微笑,周煄可不覺得有什麼好事。

喜歡穿書之離題萬里請大家收藏:()穿書之離題萬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