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真塵埃落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已經叫皇爺爺拆穿了一回,哪兒敢再弄虛做鬼。”周煄苦笑一聲,“叛臣逆子不值得傷心,沒有的事兒。”
“他再混賬,總是你親爹,朕又不是暴君,難道連這點都容不下。”皇帝佯怒道。
“二伯……”周煄低下頭,嘆息道:“我是個冷心腸的人,聽說他死了並不怎麼傷心,反倒覺得鬆了口氣。十幾年了,小時候還想著有機會彌補缺陷,長大後才知結局早已註定。我不傷心的,早死早解脫,他也是天潢貴胄,自古謀反能保留尊嚴的死去,已經是聖恩隆重了。”
“不傷心?這是什麼?”皇帝抬起周煄的臉,指尖全是淚水。
周煄掩飾性的把頭埋在皇帝的後背,皇帝想要扶他轉過來,周煄卻死死攔住,皇帝嘆息一聲任由他去。周煄連哭都不哭出聲,就讓他儲存這最後的體面吧。
“人怎麼可以這麼自私?是我運氣不好,還是天生帶著罪孽,全無父母親緣。他臨死的時候還在算計,明知道死在我去探監之後會給我帶來多大的麻煩,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去死了。他說不會接受我的施捨,是我逼死他的,是我逼死他的……”
“不是你,不是你~”皇帝安慰道。
“我從沒想過要要他死。”周煄輕聲道。
皇帝只覺得盛夏的衣服太單薄了,滾燙的淚水沾溼他的後背,一片冰涼。皇帝沒說話,只輕輕拍打著他的手臂,以示安慰。
周煄輕聲在心裡說:對不起了,二伯。這次的危局,周煄有很多辦法度過難關,苦肉計、以退為進、半真半假、無中生有,可事到臨頭周煄什麼辦法都不想用了,他只想洗乾淨自己,一絲汙點都不要留下。因為皇帝已經不是他心裡最親近的人了,他有了易雲,易雲才是他的家人,他不能給自己留下把柄,給家人留下隱患。對不起,二伯,是我先放棄了。
周煄靠在皇帝后背半響都沒動靜,皇帝一動,周煄的腦袋碰得一聲磕在了椅子扶手上,周煄被撞得皺眉呼疼,可人依舊沒醒。
這是怎麼回事兒?皇帝高喊:“傳太醫。”
等在門外的尹內嚇一跳,趕緊讓人從偏殿把太醫叫過來。最近上皇傷心、皇帝忙碌,都需要太醫隨時請脈,太醫都在偏殿候著呢。
“耀光怎麼回事兒?”皇帝皺眉問道。
“回稟陛下,純郡王憂思過度、鬱結於心,又有饑饉疲累之像……”
“餓的,累的?”皇帝不可思議的問道。
太醫被皇帝直白的形容嚇得愣了愣,抽著嘴角道:“是。”
“多事之秋,罷了,尹內送純郡王去偏殿歇著。”皇帝吩咐道。
“陛下,純郡王在棠棣所有院子,不如……”
“棠棣所離大明宮多遠?沒腦子的,讓他安穩多睡一會兒。”皇帝罵道。
尹內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麻溜告罪退下,送周煄去偏殿安歇。
太醫也要跟著告退,卻讓皇帝留了下來,引著轉過屏風,給癱軟在椅子上的太上皇診脈。
太上皇淚流滿面,無聲哭泣。
太醫恨不得自己眼瞎,跪地垂頭不看任何人,默默把脈,說了句“傷心過渡,按之前的藥方吃藥就是,不必增減,臣去熬藥。”
皇帝揮手放過了可憐的太醫,拉著太上皇的手,給他擦眼淚道:“父皇,你別傷心,你還有我,還有十二弟、十四弟、十九弟、二十一弟,還有那麼多皇孫,你別傷心。”
“唉……”太上皇沉重嘆息一聲,不是兒子多就不怕死的,誰也不能代替誰,他如今還剩幾個兒子?
“你說他怎麼那麼狠心?又讓朕白髮人送黑髮人,你都留他性命了。”太上皇如同一個普通的老父親,抓著皇帝的手抱怨道。
“他一向看耀光不起,如今要受他的恩惠才能活命,心高氣傲的他如何肯呢?聽獄卒說牢裡的桌布都是錦緞,日子從來不差,等過幾年事過境遷,兒就放他出來,他卻等不急了。”皇帝不無惡意揣測老五是想用死來嫁禍周煄,這話在太上皇面前卻不能說。人死如燈滅,他死了優點反而就被無限放大了。
“他呀,他呀。”太上皇拍手跺腳,恨這個兒子不省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許他為了給妻兒掙一線生機呢?宮中幾位母妃不也是為了保住孫兒才……”皇帝提醒道。恭郡王一脈本來也是要貶為庶人的,可是有周煄在,才拖了下來,一直沒有定論。恭郡王削去爵位囚禁在天牢,可恭郡王府並沒有被收回,小徐氏和王、李兩位側妃,還有四個兒子都住在王府,小徐氏這些天一直千方百計想求一求恩典,她的兒子也是皇族血脈,不求王爵,哪怕給個一等將軍也好啊。
“後宮,舒妃……”太上皇想不到那些過年大宴才見一面的兒媳、孫子身上,他想到的是陪伴他幾十年的舒妃。恭郡王在打入天牢之後還有獄卒巴結,舒妃在宮中也同樣沒人敢為難,周煄可是他的親孫子,當時太上皇和皇帝一天照著三餐賞賜周煄,舒妃也借了他的勢,因此舒妃一直沒有被處置。也虧得太子姬妾不多,只有太子妃和早年兩個上了譜牒的側妃,宮中住的開,皇帝也就沒攆上皇妃嬪。
“送她去皇覺寺吧,幾個孫兒願意來接,就讓她詐死脫身吧。”太上皇越老心就越軟,現在兒子又死了一個,再大的罪孽也身死罪消,就不要再為難陪了他幾十年的妃妾了。
太上皇想讓兒子走到安心一點,想讓皇帝把爵位也定下來,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爵位已經是朝政了。當初退位的時候已經下定決心絕不插手朝政,以免父子相爭,最近為著幾個不爭氣的兒子已經在大明宮盤桓良久,還是不要給大臣們他藉著皇子龍孫左右朝政的印象吧,皇帝對自己有再多的感情,也經不住這麼消耗。
太上皇疲憊起身,回了太極殿,今後少有跨出殿門。
宮中妃嬪也由太上皇下旨,以死的全部入土為安,不必行曝屍之類的逆賊之懲。健在的妃嬪,有子女的全部升為太妃,被降為的謝貴人也不例外。無子的妃嬪全部送入皇覺寺出家,不過也交待了下面,若是家裡願意來接,妃嬪自己也願意出去的,就讓她們詐死脫身,太上皇越來越多心軟了。
皇帝看著太上皇佝僂的背影,真正意識到,他的父親——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