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不用問也知道是哪個玉匣,皇帝最近總是不停的摩挲這個玉匣,魏忠親自去捧了過來,奉給皇帝。

皇帝接過玉匣開啟,裡面是一張早就寫好的聖旨,“朕在位四十有六,仰成天命,俯順民情,執祖宗基業,勤於國政,如履薄冰,然……”這是一張退位詔書!

退位詔書!

皇帝看著自己斟酌不不下百次的聖旨,嘆息一聲道:“是時候了!”

“陛下,是該歇息了。”魏忠給皇帝掖了掖被子,一語雙關道。他陪伴皇帝多年,常年侍奉操勞,也是銀髮滿頭。但他也不勸皇帝再考慮考慮,要知道做皇帝的大總管和做太上皇的大總管有天壤之別,更別說若是皇帝死了,他可能跟著殉葬。

“睡不著,你這老東西陪朕說說話吧。”

“是。”魏忠躬身道。

“太子始終是最好的,年輕時候朕脾氣大,他也脾氣倔,險些就釀成大禍,好在後來他想通了,朕也迴轉過來,不然日後到了地下,如何與梓童交待。”皇帝嘆息一聲,想起歷史上那些反目成仇的父子,心中忍不住慶幸,幸好沒有走到那一步。“後來朕也好奇他怎麼突然就像想通了,一查留查到耀光頭上了,沒過多久就在西山遇上了,倒也是緣分。老東西,你還記得吧,就在西山的後山上,那小子出孝第一天,在燉肉吃呢。”

“老奴記得,陛下吃了兩個白麵滿頭,一大碗魚丸湯呢。”魏忠笑道。

“是啊,也是朕和他的緣分,後來接近宮裡來教養著,越長越出息,朕也知道太子的打算,耀光和老五不睦,過繼給太子繼承大統也合適。誰知道太子妃還能有孕呢,生出個嫡孫來,也是天意弄人。”

“是啊。”

“耀光是個有本事的,錐於囊中,其末自現,太子能容得下他,這很好。耀光那死脾氣朕難道不知嗎?看上了易家女就不會改,真要勉強給他賜個貴女,他肯定把天捅破了也不答應。這點不好,給他那沒出息的爹孃一樣,太重兒女私情,沒選他也是對的,若真讓他坐了龍椅,怕又是一個二聖臨朝。”

“三公子最能幹了。”

“還是太子好啊,不忌憚這個險些取代自己親兒子的人,也不會枉顧耀光的意願,順成朕的意思故意給他賜個不喜歡的人。若真的正妻不得夫主的心,易家女在進了內院,寵妾滅妻,嫡庶不分,亂家之相。太子若有歪心思,如此倒是兵不血刃,妻族越好,日後爆發起來就越厲害,當場還能給朕賣好,顯得沒有私心。幸好的,朕一手教導的太子,心胸寬廣,眼光長遠。”皇帝請拍著被子,笑問:“剛剛朕提修國公的時候,你看見太子的模樣了沒有,那臉色,虧他還能想到藉口推辭。哼,修國公那身子骨比朕還差,隨時都能撐不住,兒子無能、孫輩紈絝,後宅更是一塌糊塗,如今就靠他那把老骨頭撐著國公府的臉面呢,當真是面上光的親家。太子沒有順水推舟把耀光的婚事定給這樣的人家,這份心胸……大氣!”

“陛下說的是。”

“小姑姑的孫女兒自然是好的,朕的幾個公主多有不如,可在耀光這種死心眼兒看來,看上個女土匪,就是給天仙也不換的吧。太子一片誠心,耀光也動避嫌,子孫如此,朕也安心啦。”

“陛下說的是。”

“是,是,是,就會說是,朕要你說這些了,聊天都不會,沒用的的老東西,下去歇著吧,明天還要陪朕最後上一回大朝會呢。”皇帝笑罵著讓魏忠退下,心裡有些話還是沒有說出來,這話是連魏忠這樣忠心耿耿陪伴一輩子的老僕人都不能說的。

皇帝躺在床上,靜靜想著自己的心事:說來說去,耀光大約只能算個由頭吧,測試太子心胸的由頭。太子有容人之量,朕就能放心把皇位交給他了。怪不得史上那些英明的帝王最後都要為繼承人犯糊塗呢,都是皇家教匯出來的,論治國御下的手段,誰都不差,最後分出高低的,大約就是心性了。自己雖是皇帝,可也還是個父親啊。太子連耀光這個最大威脅都能容了,那早年和他爭鋒的大兒子,後來推出來的長孫,還有那些在底下做小動作的兒子們,大約就能保全了。

太子是嫡子,是正統,名正言順的接過皇位,天下也不至於動盪。北邊的蠻人有耀光看著,南邊的緬夷越不過崇山峻嶺,沿海有始明撐著,這個外甥糊塗了半輩子,現在終於明白過來,手段也是不差的。耀光還真是個福將,和他沾邊的,慢慢都恢復清明瞭。皇帝迷迷糊糊的想道,朕不也是,終於想明白這天下需要一個新的主人了。

………………

夏祭過後的大朝會就是個過場,相當於節後放松性質的聚會,往日裡就是拍兩句馬匹,走個形式,今天卻彷彿格外隆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通知來大朝會的人彷彿太多了些,不僅那些只領俸祿不幹活的頂著虛爵的人來了,宗室的老宗正大人也來了,好幾年不上朝的老王爺也來了。神思敏捷的大臣已經開始在腦子裡轉悠,有什麼大事嗎?為什麼自己沒有得到訊息?是陛下封鎖了訊息來源嗎?

胡亂猜測半響,皇帝坐著輦車緩緩走進大明宮正殿,一身正紅龍袍,頭上帶著帝冕,讓人看不清情緒。

三呼萬歲之後,眾人起身。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魏忠慣例性的喊了這一句。

大朝會是禮儀性質的,能有什麼事。原先還準備了幾個祥瑞準備獻上的,但看著來得齊齊整整的陣容,也把出風頭的心歇了歇。

“眾愛卿無事,朕卻有事,宣旨吧~”

皇帝一揮手,魏忠就上前一步站出來,捧了一卷甚至,徐徐展開,唱唸道:“茲有嘉峪關遊擊將軍易南之女,秉資淑孝,賦性寬和,毓慶名門,溫恭懋著,宜作配純郡王……責成禮部有司另擇吉日完婚。”

今天一大早就等在皇帝寢宮外求見卻被拒絕的周煄喜出望外,一步跨了出來,跪倒在地,歡喜道:“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如你所願了,日後好生過日子。”皇帝笑著叫起周煄,站在丹璧最前方的太子也鬆了一口氣,這是最好的結局。周煄不會心裡有疙瘩,陛下也不會認為他刻意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