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您這臉色我就放心了。”周煄長噓一口氣,自顧自灌了一碗茶,才開口道:“您不知道,今天有小太監給我稟告說宮中謠言四起您有意過繼我給二伯,這小太監又是祖母給的,把我給嚇的,幸好沒事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皇帝臉色緩和下來,知道不是周煄或他身後的人野心勃勃,也有心思細糾,“你這敢把天捅破的性子,嚇著誰也不能嚇著你啊!”

要是別家皇孫捲入這樣的事情,至少要和父母商議一下吧,再不濟祖母就在宮中,問一聲能費多大的事兒,也就周煄這樣的傻大膽敢自己拿主意,直接捅破天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心中嘆息,周煄還是太獨了。

“看皇爺爺說的,我沒心沒肺啊。”周煄翻了個白眼,蹭到皇帝身邊,小聲問道:“您說我要不要避避風頭?先搬出去住?唉,可我不想回恭王府,我這腿腳還沒好利索呢,看見我父王就腿抖。”

“朕還真沒看出來。”皇帝笑道。

“要不我住舅舅府上算了。”周煄能叫一聲舅舅的在帝都可有兩人,徐子旭是一個,三房的嫡長子徐子晴是一個,現在小徐氏當家,論理三房更近一些,可週煄卻從來沒在外面叫這位一聲舅舅。

“怕是不成了。”皇帝嘆息一聲,在奏摺堆了翻出一本摺子遞給周煄。

周煄嚇的連連擺手,“皇爺爺您這不是害我嗎?奏摺我哪兒敢看,回頭御史知道了,我父王能再給我一頓胖揍。”

“得了,你舅舅的事,看吧。”皇帝都沒說名字,直接用親戚稱呼代稱,算得上是家事。

周煄這才接過來一看,原來徐子旭請旨調任廣州,皇帝沒準,結果他留了辭官的摺子和衣帽印信,自己跑沒影兒了。不用說,肯定是往廣東去了,皇帝不許調任,他就乾脆連官職都不要了。

周煄看的心生佩服,怪不得人家是主角了,瞧瞧這霸氣瀟灑。

“天啦,那我就更不能回府了。皇爺爺,怎麼辦?宮裡住不得,府裡住不了,我上哪兒去?難不成再到廟裡避避?不要啊,廟裡不讓吃肉啊!”周煄一驚一乍,自說自話的叫開了。

皇帝對周煄抓重點的本事也是服了,沒好氣的問道:“你就只想著你自己?”

“你我還要想誰?”周煄莫名其妙的問。

“你就不擔心始明,天天一口一個舅舅的叫著,長公主在山東都把家信遞過來了。”皇帝怒道。

“嗨,白擔心,都不明白我舅舅呢。他到廣東又不是隻身一人,身邊跟著奴僕下屬呢,就是什麼都沒帶總帶了銀子吧,有銀子什麼買不到。在世人看來,京都自然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可廣州也不差啊,港口眾多,商船如織,那兒的人富裕著呢。人人都說廣州茹毛飲血未得教化之地,那人家廣州那麼多人怎麼活下來的。禮儀不盡之地,自有淳樸熱情之風。再說,我舅舅那語言天賦,學會當地方言跟玩兒似的,不兩天就和當地人打成一片,您就別操心啦!”周煄心寬得很,人家是主角啊,不是有一段出海的劇情嗎,雖然時間線不對,但應在這兒也不是不可能啊。

“你個小白眼兒狼,父母在不遠游的道理都不懂,以後長大了也是個不知道心疼長輩的。”皇帝一聽周煄的話也有道理,一國君主自然知道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優點,徐子旭入閩未嘗不是好事。

“皇爺爺就會冤枉我。”周煄笑道。

在皇帝面前插科打諢的把謠言之事過了明路,皇帝不置可否,最後沒給個結論就把周煄趕出來了。周煄沒辦法,只好跑東宮去找太子商議。

一見面太子就將軍道:“你怎麼不去問問舒妃娘娘的意見。”

“對啊,可以問祖母啊!”周煄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這內宮的事情,祖母做女眷的肯定清楚啊。多謝二伯給我指條明路啊,我先走了。”

周煄風風火火的來又風風火火的走了,就是打一個照面的功夫,太子妃親自帶著茶水過來招待自家侄兒的時候,人已經不在了,問道:“這人呢?”

“補窟窿去了。”太子笑道,心裡更進一步證實周煄和恭王府的疏遠,這種大事不想著求助父母祖母,反倒來找他這種半生不熟的交情,還要經他提醒才恍然大悟,身邊也沒有個懂事得用的人。太子搖頭感嘆,十分同情他這侄兒。

喜歡穿書之離題萬里請大家收藏:()穿書之離題萬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