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回西山寺(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中午,周煄才見到了新王妃。一大早恭郡王帶著新王妃到宮中謝恩,小徐氏賢惠的推辭了舒妃娘娘留膳,說是家裡孩子還等著。如此為人著想、賢惠大度,舒妃娘娘滿意萬分,對小徐氏讚了又贊,賞賜又有加厚。
回到恭郡王府,周煄打頭領著王府子女拜見。只見王妃一身大紅衣衫,鮮豔奪目,臉上洋溢的是新婚喜氣,落落大方,親和力十足。
“拜見王妃。”周煄、周熾、周熔、周爍、周彤、周丹依次排開,對著新王妃行禮。
“快快免禮。”小徐氏笑著讓六位繼子繼女起身,賜下表禮。
然後是李側妃和王側妃拜見,亦是有禮有節。王府沒有姬妾庶妃,夠資格拜見的,就這幾人。都見過面了,諸人又再次恭賀了恭郡王和小徐氏新婚大喜。
“王爺,今日午膳不若擺在隔壁,我們一家人也好吃個團圓宴。”小徐氏笑著建議道,一點兒沒有進門就當孃的尷尬。
恭郡王點頭同意,這點兒小事還願意給王妃做臉。
小徐氏當即吩咐廚房準備飯菜,等吃飯的空隙,小徐氏就拉著幾個子女和側妃聊天,不時把話題拋給恭郡王,一家人倒也和睦融融。
折騰了半天下來,周煄回到院子就癱了,心思再成熟,他現在也頂著小孩兒的殼子。讓人把小徐氏賜下的禮物翻出來一看,果然是名人字畫、紅翡玉佩、豔色錦緞和一些豔色皮毛。
前朝皇室姓水,我朝取而代之,自然尚火德,服飾也跟著變化,陛下的大禮服最尊貴者首推紅色,因此民間也多愛豔麗顏色。皇子龍孫的排行到了周煄這一代,就從了火字旁,女子若是嫡出就從“灬”,比如咸宜郡主閨名就是熹,而庶出女兒比如恭郡王府的大姑娘二姑娘,就以紅色的代稱或接近紅色來命名,比如周彤、周丹。
因此皇室人的名字有時候寫在紙上非常相近,周煄有疑惑,若是皇室子孫太多,火字旁的字不夠用怎麼辦?
小徐氏的賜禮也考慮到了這些方面,送的東西質量、顏色、寓意都是頂好的,讓人挑不出錯來。
三日回門,小徐氏回的是徐家三房嫡長子、太常寺主簿徐子晴所在之所。徐家也是有趣,大房只有一個徐子旭,他雖皇恩隆重,卻與家族格格不入,二房的男丁都在外地做官,導致周煄至今都未見過自己的親舅舅,三房在徐家宗族中不顯,卻是整個徐家在京城的眼睛。國之大事,唯祭與戎,太常寺這樣的地方,平日裡是清水衙門,關鍵時刻卻能致命一擊,與欽天監有異曲同工之妙。
周煄聽了小徐氏回門的訊息,諷刺一笑,當初周煄的親舅舅也做京官,後來被恭郡王舉賢不避親,重用去了外地,宦遊四海,也不知什麼時候能見面。徐氏生前每每說起這件事,都恨得咬牙切齒。
小徐氏回門之後,周煄就準備回西山寺去了。
話一出口,恭郡王就火了:“王府缺你吃了還是缺你穿了,見天往寺廟去,你怎麼不乾脆出家得了!”
別的兄弟聽了恭郡王發火該戰戰兢兢跪下請罪了,周煄卻爭辯道:“兒子母孝在身,不敢打攪父王新婚大喜。再者,當初去西山寺守孝,不是父王安排的嗎?”
“嘭!”恭郡王想起當初被算計的事情,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嚇得眾人抖了抖。
“王爺~”小徐氏嬌嗔,“您做什麼,嚇著孩子們。”小徐氏指了指臉色蒼白的孩子們,年紀最小的周爍和兩個女孩兒周彤、周丹已經是眼眶含淚了。旁人嚇成這樣,正主倒是臉不變色心不跳。
恭郡王最討厭的就是周煄這幅臭脾氣,喊他回來參加婚禮,也是想消除影響的意思。好傢伙,人家當兒子的還在廟裡清湯寡水的守孝,你這當丈夫的,又另娶新人了,臉上好看嗎?
小徐氏不發表意見,只請恭郡王息怒,讓周煄有話緩和著說,看著恭郡王和周煄語速越說越快,已經是吵起來的範疇,趕緊讓側妃們帶著孩子下去了。
“滾!滾!滾!你要是今天踏出王府一步,以後就不要回來了。”恭郡王火冒三丈。
“王府日後都是我的,我憑什麼不會來,佔便宜佔到兒子頭上來了,你也好意思。”周煄也火了,媽的,即使在心裡無數次告訴自己不要和直男癌、神經病講道理,可還是忍不住胸中那口怒火。
“你這是盼著老子死呢!”
“這年頭還不讓人說實話了!”
“滾!老子沒你這樣不孝的兒子。”恭郡王氣得臉色通紅。
“心有靈犀啊!你要是能不是我爹,我還真是謝謝你呢!”
這種欠垂的混球恭郡王這輩子都沒遇到過,伸手就要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