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百家爭鳴(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你相識是一種緣,與你相戀是一種美,與你相伴是一種福,我願和你相伴到永久!
鬼谷山下,龐涓與孫武二人皆是走出大陣。
真要說起來,龐涓這家夥還是運氣的成分多了那麼一點,但卻不是說他沒有這個天資反而,就資質來說比之孫武要強上一籌。
而隨著兩人走出了陣法,鬼谷顯露在他們二人的眼前,兩人相視一笑,攜手齊步朝著山上登去。
山巔之上,太初靜靜而立,卻是沒有將目光投向即將隨著聲勢而來的兩位未來門徒。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人族之中兩個地方,一為陳國苦縣,一為王屋之山。
“縱橫既出,百家也該出了!”山巔之上,太初收斂周身氣勢,自語之中,有種莫名的情感。
……
陳國,苦縣。
太上執屍轉世李耳從此處開始崛起,之後周遊列國,憑借廣博的學識與道法修為,他開始整理自己的思想,亦開始與各國思想家進行激烈爭辯。
李耳也曾教導過許多學子,曾在王室秘藏之中博覽群書,曾在天地之中不斷行走,感悟天地至道,天地萬物,莫不蘊藏著大道至理。
李耳觀天地之間有一種隱形的平衡,它無處不在,每每都在關鍵時刻出現,調整天地格局。所以,他認為“無為而不治!”
“為患之大,莫過於斯。故偃武修文,行利除害,其事既理。故曰:無為。其教既行,故曰:不言。是以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夫無為之事……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不言、不爭、不盈等,都充分表達了無為的思想。
李耳用各種典故去解釋了治國之道,人性等各種行為,他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認為“道為客官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而不行,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道為萬物之始,天地之母!
“……”
“道家,立!”
一種種道家思想從李耳口中傳出,驚動世人,最後李耳確定道家成立。
李耳創立道家學說,整個人間界仙樂飄飄,祥雲萬道飄飛而起,無盡瑞祥之氣化為種種異象浮空而現,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李耳踏空而起,步步登天,開口立下道家學說。
“嗡——”
無盡神光自李耳體內散發而出,紫氣直沖九霄。
這一刻,李耳身上湧起一股醇厚道家真氣,他的修為在不斷攀升,直至達到準聖後才停止。
這一刻,李耳被尊為人間聖賢,受萬世尊崇,被加以“子”稱呼,其尊稱為“老子”!諸侯見了也要以大禮相迎,畢恭畢敬!
“子”可不是亂稱的,在古代,只有集某家學問思想大成者,方有資格稱之為“子”。如天子也是得到上天承認後,才有資格稱之為天子,不然天下有千百諸侯,但為何能夠成為“天子”的卻始終只有一人?
如今李耳被尊稱為“老子”,那代表著世人承認他道家學術的地位,更承認他在道家的地位,無人可比。
這一刻,人間的變故再次也引起了諸位大神們的注意,許多大神捏指一算,便知道了事情經過,李耳立道家學說的動靜如此驚人,想要隱瞞都不可能。
“李耳立下道家學說,傳承千秋萬載,果然不簡單。”
“不愧是聖人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