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唐吟說到了親者仁,疏者信,重情義……”

唐奕喝了一口酒,“那咱們就從這儒家五常說起吧。”

“仁、義、禮、智、信。”

“什麼是仁?”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即良心,良心即天理,乃推己及人之意也!”

“也就是說,長者尊是為孝,幼者育是為責,重家重國是為命,知己而知人是為君子也。”

“什麼是義?”

“義者……”

“算了。”唐奕也懶得吊書袋了。“說白了,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知恩圖報,重情重友唄。”

“那理呢?”

“理就是天地法則、人寰道理!”

“智。”

“是觀己、觀人、觀天下的看法心得,更是變通之策,生存之法。”

“信,則是立身之本,存真之道。”

“這些道理,不用我說,你們範爺爺早就跟你們講過了吧?”

“講過。”幾個孩子應聲,聽的都很認真。

雖然聽過,但是從唐奕嘴裡說出來,卻是有著別樣的感覺。

“嗯。”唐奕點著頭。“那咱們回頭再來看看,這仁義禮智信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其實……”唐奕看著孩子們賣了個關子。

“其實這五個字啊,說的是一個道理。”

“啊?”不光孩子們一愣,大人們也是有點迷糊。

這五個字,五種意思,五大延伸,怎麼到唐奕這兒,就成一個道理了?

唯有福康和君欣卓差點沒樂出聲,她們太知道自己的夫君了,八成是又要講什麼歪理了。

只見唐奕一臉神秘的挑了挑眉頭,“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不知道。”五個孩子想破頭也想不出,怎麼就成一個道理了。

“不知道吧?”唐奕那叫一個得意。“要不怎麼說我是你們的老子,是你們的唐叔呢?”

“哎呀!!”唐雨都看不下去了。“爹,你趕緊說吧,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