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唐奕一直認為滿清的格格不入是體制問題,更是儒學走上了歪路。可是,他忽略了這些只是上層問題,真正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民。

在於……

民族性!

直到今天,直到看似無關緊要卻幾乎可以扳倒他,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規矩,唐奕才猛的意識到什麼是民族性,什麼是漢人的病根所在。

順民,還有專制藝術,二者相輔相成,這才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真正成因。

“順民”,唐奕想不出還有哪個民族、哪個國家能造出這樣一個詞彙。

只看字面就知道,這代表著順從,代表著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任何權力、暴力和不公面前低頭。

所以,太祖只用了一個潘美,到後周的朝堂上三言兩句就奪得了天下。

所以,金兵南下,徽宗寧可去搶妓女的錢,也不敢動用大軍與之一戰。

所以,滿清入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一殺就可以威懾下天,只憑十幾萬人就掌控了億萬民眾的中原。

所以,日軍入侵……

可以讓漢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順從、隱忍,已經烙印在了骨子裡,試問這樣的百姓何以迸發能量,號令天下?

唐奕猛的意識到,這裡是大宋,不是破後而立的新中國。

狼性、鐵血,並不是他鼓吹幾個英雄,創造一個繁花似錦,就可以埋下種子的。

也許……

也許,在燕雲複宋,閻王營保家衛國,還有大宋蒸蒸日上這些事實的影響下,百姓心裡會點燃一撮火焰……

可是,哪朝哪代中興之時不是如此呢?

等到國家蒙難,面臨逆境之時,那些百姓又將變回順民,任由屠刀架在脖子上,然後……

落下來!!

……

……

那麼話說回來,是什麼造就了“順民”這個詞?“順民”這個思維呢?

當然就是漢人所有智慧的結晶,比四大發明還有分量,還有高明百倍的——

專制制度!

即使唐奕身為統治者,他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感嘆,漢人的統治智慧實在太高明瞭。

有高深的理論,有精密的設計,有龐大的體系,還有無數以讀書人自居的追隨者。

正是這種從秦漢興起,演變千年,不斷完善的專制體系,不但把暴民變成了順民,甚至能把草原狼變成看門狗。

不得不說,這種順從幫助統治者管理了這個龐大的國家。可是從更長遠的、高於統治者的角度來看,這種順從,包括從中演變而出的各種規矩,真的都是好的嗎?就沒有糟粕嗎?

顯然,唐奕並不認同。

也許,這正是趙禎嘴裡那個千年王朝所需要的,可絕不是唐奕心中的那個千年王朝——

一個順從的、停滯的、僵化的千年王朝。

“老夫倒真想看看,你要怎麼贏。”

範仲淹還是想不通,唐奕哪有任何的勝算。

“徹底打破嗎?再立新規?”

唐奕搖頭,“好的留下,壞的……改過來就是。”

沒好氣地斜了一眼師尊,“您的弟子可不是莽夫。”

“呵呵……”範仲淹被唐奕逗樂了。“可不那麼好改。”

“你倒說說,要怎麼個改法?”

唐奕一聳肩,“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