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接道:“朕知道,可朕還是那句話,我要聽朋友的話!”

“朋友……”唐奕喃喃複述。“從朋友的角度,我會勸你別再與大宋為敵,只有死路一條。”

“那活路呢?”

“向西!”

“向西?”

“對!”唐奕點頭,“向西!”

“……”

耶律洪基不說話了,沉吟良久,猛的一甩手,“切~!”

“險些又中了你的圈套!”

“此為緩兵之計,朕才不上你的狗當!”

“哈哈哈哈!!”唐奕大笑。

“大兄果然已經是一個好皇帝了。”

“哈!!”耶律洪基也是笑出了聲。

二人無端狂笑,隨後歸於平靜,卻是再也不提所謂出路之事。

……

……

“朕很羨慕你。”

“羨慕我什麼?”

耶律洪基言聲搖頭,卻是沒說羨慕什麼。

“有時候朕會想,要是當年不要這個皇位該多好……”

“讓給重元,也就沒有燕雲之恥、家國之困這些煩心之事了。”

“朕……只做一個太平王爺,遊獵山河,無拘無束。”

“你我之間……也就不用這般爭鬥無休了。”

“可是,現在大兄還在自稱是朕……”唐奕反駁。“說明大兄已經當慣了皇帝了。”

“是嗎?”耶律洪基皺著眉。“當習慣了嗎?”

“也許吧。”

耶律洪基自語半晌,突兀又道:“如果這天下……不分契丹與漢……該多好啊!”

“這天下本來就已經不分契丹與漢。”唐奕嚴肅反駁。“問題在於,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做皇帝。”

反問道:“你覺得契丹各部還把自己當做草原人嗎?”

“不把。”

盡管耶律洪基不想承認,可是百年漢化,讀漢書,學漢禮,草原人的狼性還剩下多少呢?

為了更接近中原人,契丹人連祖宗都認給了炎帝,自詡炎黃子孫,又怎麼有臉說什麼契丹與漢?

看向唐奕,“朕承認,漢學大勢不可逆轉。”

“但是,你想借此吞併大遼,那是痴心妄想!”

“所以說啊自諧”只見唐奕一攤手。“問題不在於契丹人還是漢人,問題在於是誰來做皇帝。”

神情落寞地看向海面,“宋遼之間的問題已經與族群無關,說到底……”

“就是同根同源之下的兩個國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