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過學這個,學那個,學君主立憲,學工業革命,甚至想過學小鬼子明治維新,到最後……

發現最牛的還是咱們自己人那條開掛之路。

但是,太特麼難學了!!

從哪兒下手啊??

……

……

糾結了整整一夜,也沒徹底理順,不過,倒是有了一些思路。

所以,一大早,天還沒亮呢,範老爺和賈相爺就被唐奕從被窩裡拉了出來。

“咱們這樣太累了!”

兩個老頭兒本就迷迷糊糊,被唐奕這沒頭沒腦的一句弄的更是雲山霧罩,對視一眼,皆是茫然。

“怎麼太累了?”

“零碎,拆東牆補西牆。”唐奕頂著個黑眼圈,眼神卻是堅定異常。

“永遠都是出了問題解決問題,卻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賈昌朝更是不解,“朝政歷來如此,不就是這麼過來的嗎?”

皇權天下,說好聽點兒,天下就是皇帝的。說不好聽點,皇帝是大家長,他們這些當官的就是雜役,存在的意義就是幫皇帝和百姓解決問題嘛。

可是,唐奕顯然不太認可,緩緩搖頭。

“應該有一個規劃……”

另一邊,範仲淹沉默了,唐奕既然這麼說了,說明他心裡已經有規劃了。

“大郎,不妨說來聽聽,怎麼樣的規劃。”

“二老且看!”

唐奕來了精神,在二人面前展開一張山河圖。

“這是大宋所在,中原本域,那些海外飛地暫且不管,只說中原。”

“嗯。”二人點著頭。這圖上有一條紅線,正好在長江以北把大宋一分為二。

只見唐奕只著紅線以北,“依現在大宋的實際情況,北方地區是主要的糧産地,而南邊因嶺外尚未開發,除巴蜀、荊湖、江南,也就是長江沿線,皆不産糧。”

“但是呢……”唐奕話鋒一轉。

“如今北方毛紡和正在試植的棉花正在緩緩崛起,而長江一線河網密佈,航運之務又極為發達,致使在不遠的將來,幾乎可以預見,棉毛紡織,還有航運用工,必然要搶奪農事之勞力。”

範仲淹和賈昌朝聽得眉頭緊皺,這個問題,昨天唐奕就已經說了,只不過從圖上再看,卻是身臨其境得多。

“這就是大郎所說的長遠規劃?”

“只是一部分。”唐奕繼續道。“這還只是個開始……”

所謂規劃,可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走一步看五步、十步。

“且先別說以後。”範仲淹指著山江圖一臉嚴肅。“只這工與農爭之危,你待如何解決?”

唐奕道:“單是這個問題,只要咱們早有預見,其實很好解決。”

“一方面,可以降低農稅,給予農戶更多的福利,盡量留住耕種勞力。”

“另一方面,則可大力扶植嶺外的農墾,開闢新的糧食産地。”

“嗯。”範仲淹點著頭。

“可行!!”

大宋的農稅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被商稅超越,而從去年的稅收來看,農稅甚至只佔了三成。

這種情況下,即使輕賦農戶,也不是接受不了。

“那下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