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難啊(第1/5頁)
章節報錯
子弟兵的口號,唐奕已經喊出去了,大宋上下對“軍漢”“丘八”的印象有所改觀。
可是,這種改觀也僅僅只限於閻王營,這是一支用勝利鑄就靈魂,用生命譜寫輝煌的部隊,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尊重、愛戴。
但是,話說回來,大宋百萬之軍又有幾個閻王營呢?又有幾支軍隊有閻王營的機遇和挑戰呢?
客觀的說,閻王營是特例,能改變一軍在大宋的地位,卻無法實現百萬之軍形象的扭轉。
所以,熱血只是引子,是契機。要真正把“子弟兵”,把大宋鐵軍的概念徹底貫徹下去,還是要靠方法,靠制度。
而王韶,就是這制度的第一人!
讓王韶來做這個試點,不單單是在武人和文人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也不單單是向普通士兵傳遞忠君、愛國的思想。
唐奕更想透過他,把百姓們對軍人的認識,把軍人對百姓的情感相互傳遞。而不是用血的代價,不是用全滅保全百姓的慘痛事實來聯通彼此。
如果王韶成功了,真的營造出“軍民魚水似一家”的大氛圍,真的做到了軍與民同呼吸,文與武共命運……
那麼,王韶的功績不亞於任何一項改革方針。
……
……
當然了,在這個文武偏見嚴重,軍民關系惡劣的年代,沒有人有唐奕的遠見,更沒有人有能力改變現狀。
所以,王韶這顆紅得發紫的政治新星被唐奕扔到了遼河口,去和軍漢混在一起的訊息一經傳出,立時引起軒然大波。
沒有人能理解唐奕這麼做的用心,一個個也不知道哪來的古道熱腸,吹鬍子瞪眼的都來找唐奕理論。
好像埋沒了王韶,就根割了他們肉似的,連範仲淹和賈昌朝都覺得,唐奕這次有點過分了。
“子浩!!”
老賈是最看好王韶的那撮人中的一員,他還親自找過王韶,想把他要到東府來。
現在不來東府也就算了,特麼直接發遼口河去了,賈相爺怎麼可能樂意?
“你不瞎搞,派王子純當什麼閻王軍宣政使,老夫是沒意見的。”
“可是……”賈相爺面容扭曲。“可是你得給他放權吧?”
“捆手束腳,什麼都聽楊懷玉的,那你還派他去做甚?”
賈相爺說的,是現在朝官們的普遍想法。
在軍中設宣政使的新職,在文官看來這算是好事兒,等於是把監軍制度常態化。
但是,宣政使卻比監軍的權力小了太多,裡外一算,那不就是明升暗降,變著法的削弱嗎?
對此,有的人說唐奕這是在給將門謀福利,有的則是暗地裡質疑唐奕的能力。
少年得志,略有疏才,這不就是沒事找事兒,瞎弄一通嘛!
連範仲淹都覺得唐奕這是一計昏招,特地找唐奕談過。
唐奕解釋了半天,範老爺才算消停了。
而現在換成了老賈,唐奕又得解釋一遍,也是特麼日了狗了。
今天解決了老賈,明天說不定文彥博又來了,後天唐介也閑不著,大後天還有丁度……
算了,一鍋燴掉得了。
吩咐人把東西兩府的相公,還有臺諫的言官,都叫了過來,包括正準備和趙宗麒偷偷溜出宮的趙曙。
唐奕要給他們“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