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離開春北方化凍最多也就半個月的時間了,一旦北方轉暖,大宋的涯州軍必定帶著火神炮出關,那時,還真有可能一舉擒下大遼。

耶律洪基後悔了,他以為大遼六年準備已經可以和大宋正面一戰。卻沒想到,這六年,大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大宋了。

……

他哪裡知道,狄青這是在虛張聲勢。

此時的大宋已經是強弩之末,涯州軍不但不會在轉暖之後出關,甚至狄漢臣這十五萬燕雲大軍全軍覆沒,大宋也不敢冒丟失燕雲的風險,出關一戰。

他現在如果鐵了心要和大宋決戰,詔命澤州守軍反攻,或者援軍提速,那狄青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戰死關外;要麼撤回關內。

那麼,話說回來,狄青為什麼如此反常,不退反攻呢?

因為唐奕的那封信裡已經下了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半個月!”

……

……

唐奕在等,等耶律洪基先崩潰。

他不相信,內憂外患,腹背受敵的耶律洪基敢和大宋決戰。

到了現在,已經不是沙場上血與肉的廝殺了,現在是意志的比拼,是兩個絕世高手在對拼內勁。

誰心生畏懼,誰就將吞下失敗的苦果。

而耶律洪基……

真的慫了!!

不但詔令澤州守軍只守不攻,且停止了援軍南進的腳步,急派漢相張孝傑出使大宋,擺出一副,求和的姿態。

他和南朝賭不起,就算最後他贏了,狄漢臣只要往古北關以南一撤,什麼事兒都沒有。再順一點,他能把燕雲拿回來已經是最大限度的勝利了。

但是輸了呢?

輸了,就什麼都沒了。

……

……

對此,大宋君臣看著都新鮮。

呵呵,和大遼較勁那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差不多一百年了,什麼時候遼人開始主動求合了?

連範老爺都生出一種阿q心理,終於可以下巴朝天,讓契丹人看咱們的臉色嘍!

……

不過,求合有用嗎?

笑話,耶律洪基只守不攻,正中大宋下懷,原本不支援唐奕讓狄青繼續圍城的朝官們現在都開始心思活分。

只要一開春,涯州軍再臨澤州城下,一舉吃掉大遼的全部主力,那滅遼指日可待。

而這個時候,另一方的使節也到了開封,卻是把大遼推向了萬丈深淵。

金五部,遣使入宋!!

“金使告遼主耶律洪基唆使金五部誤攻遼河口。”

“部族長完顏烏古乃覲罪表,願奉大宋為宗主,父國,舉族歸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