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前的那張白絹貼出去,不單單書寫著閻王營的壯烈,它還代表著,大宋軍人一個全新時代的開端。

那張聖旨,還有石全福代閻王營一千八百一十四員戰將的絕筆,就像一個標杆立在那裡,鞭策著每一個大宋軍人,震撼著每一個大宋百姓。

……

唐奕默默地走到楊懷玉身邊,默默地看著閻王營最後的四十七位老兵。

“別急……”

“把閻王營重新立起來,打回遼河口去!!”

楊懷玉望著聖旨下方石全福的血書怔怔發呆,心中震撼,石家那個軟蛋沒有辱沒的閻王營的威名。

重重點頭,“給我半年時間!”

“好!!”唐奕暢快叫好。

“有你這句話,那奕也給你一句話!”

“糧餉軍費,不設上限!!”

“兵源將校,大宋三軍可隨意選用!”

“若有不足,民選兵源亦可!”

“以上所說,只要閻王營開口,朝廷必遂之!!”

……

唐奕這些話說的聲音很大,宣德樓前,不光閻王營的老兵聽得見,百姓們亦聽得見。

此時,唐亦激動的抬頭看向在場的民眾。

“請大家放心!!”

“大宋從今天開始絕不虧待一個英雄,更不會讓我們的‘子弟兵’……”

“屍骨……蒙塵!!”

……

“子弟兵?”

所有人為之一怔,這個說法倒是新鮮,可是,這又是何等貼切?

正是親如子弟的閻王營,還有看似吊兒郎當的一廂禁軍,保下了十一萬遼河口百姓的性命。

子弟兵!大宋子弟兵!!

“好!!!”百姓之中有人叫好出聲。

隨之……

“好!!”

“好!”

宣德樓前一片沸騰。

……

……

此時,範仲淹與賈昌朝就站在宮門前,聽著百姓們激動的吶喊,兩個老頭兒對視一眼,皆是愕然。

“子弟兵?”老賈也是特麼服氣了。“這小子是怎麼想出來的?”

範仲淹則道:“這……”

“這將會是大宋軍民關系的一個開端嗎?”

“嗯……”賈相爺撇著嘴。“大郎當眾說出這些話,應該就是有這麼一層意思了。”

由衷贊嘆:“不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