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阿拉伯帝國的哈拔斯王朝時期,哈裡發曼蘇爾徹底廢棄了這條古河道,才使其泯然於歷史長河之中。

而後世法國人修的蘇伊士運河也是利用了這古河道的一部分,後世的唐奕去埃及旅遊時曾親眼見過蘇伊士運河古道,即使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霜歲月,幹涸的河床古道仍然依稀可見。

何況現在是大宋時期,這條古道只荒廢了兩三百年?

……

唐奕在出發之前,就生出一個極其瘋狂的想法:

他的手裡有六萬青壯勞力,還有……

還有一百船炸藥。

沒錯!

沙赫,還有羅馬人以為唐奕除了一百多船宋兵,另外的一百多條小船裡裝的是財寶,其實……

那裡面全是炸藥!

這是唐奕開始琢磨造炸藥之後這麼長時間,野豬島上所有的累積。

甚至唐奕還怕不夠,臨近出發的前一個月,把硝酸甘油為主要成分的固體炸藥放了出來,放量生産,全部帶出來。

也僅此一次,再不製造。

……

他就還不信了,搭積木金字塔)埃及厲害,可修運河玩水道……

漢人那才是真正的行家。

與其半年多繞行非洲,回來的時候再花半年多繞回來,老子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奢侈一把,炸通蘇伊士古道!

……

……

剛一下船,唐奕立馬派遣韋拉給蘇伊士當地的漁民送去禮物。

都是些破瓷爛布、中原小玩意兒之類的東西,以安撫蘇伊士百姓不要害怕,他們只是過路,並非侵略。

這一點相當的管用,有時候,小恩小惠遠比使用暴力來的簡單得多。

短短數日,蘇伊士的漁民、農夫不但沒有恐慌和敵視,反而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東方貴客頗有好感。

比起那些歐洲強盜、塞爾柱蠻族,宋人顯然有禮文明得多。

他們不但不排斥宋皇的到來,反而主動把家中餘糧、海産收獲賣給宋人。

一些從大馬士革遊商至此的阿拉伯商人更是放棄了原本深入東非的想法,歡天喜地的接下了宋人的巨額訂單,為大宋採買糧食。

而在大宋遠徵軍在蘇伊士紮根之後,唐奕也沒有閑著,馬不停蹄的準備著一次遠行。

沒錯,他要離開大宋艦隊,只帶數幾隨行進行一次遠行。

而目的地,則是埃及的王城——開羅。

……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涯洲軍再強,也不能見一個打一個。

何況,唐奕不但要在人家的地頭兒上借道,而且還要在人家的地頭兒上修河,就算現在統治埃及的綠衣大食也就是法蒂瑪王朝)再弱雞,也不能容忍這種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