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終於想起我們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很早以前,唐奕和範仲淹就聊過這個問題。
當年的儂智高叛亂,其根本是什麼?
根本就是:大宋不承認儂峒是大宋子民。
若是沒有這股子排他性作祟,當年廣南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而唐奕要實現他那個遠大的目標,將來是漢人治下的蕃民,還是朝廷治下的宋民……這其中的差別非常之大!
……
見楊文廣被自己說的有些尷尬,唐奕心中略有愧疚。
“伯父初到涯州,尚有不明,日後自會懂得奕之苦心。”
本來挺高興的事兒,這麼一鬧倒有些興致缺缺。
草草拱手話別,讓楊文廣自己留在軍營與曹覺等人交割,自己則是與曹國舅、老賈,準備回去了。
走到營門,正看見軍營邊兒上的農田裡耕種繁忙,倒是讓唐奕想起一個事兒來。
一回身,叫過秀才。
“你去把松儂父子給我叫過來。”
秀才一臉狐疑,心說,叫這二人做什麼?
不過,唐奕發話了,秀才也沒多問,反回隊中,不一會兒帶著兩個涅面的黎人過來。
唐奕見了二人,笑呵呵的問好:“松儂族老,在這裡可還習慣?”
松儂擰著眉頭,沒的回唐奕的話,卻是看向兒子松吉。
待松吉嗚哩哇啦說了一通黎話,松儂這才眉頭舒展,連連給唐奕鞠躬還禮。
“我爹說,多謝殿下關心!這裡吃的好,睡的好,一切都好。”
唐奕笑著回道:“好就好!”
“叫你們過來,是有一個事兒需要徵求你父親的意見。”
“你們跟我來。”
說著話,率先走出軍營,沒有回新城,而是拐了個彎,直奔農田那邊去了。
曹國舅有點奇怪地跟了過去。
這個松儂是昌化那邊的黎族寨子過來的,不會說漢話,得兒子翻譯才行。
而且,曹國舅知道,松儂是少數沒有舉全族遷到涯州來的部族之一。
在海南,有的黎寨逐獵而居,哪裡有獵物就把寨子搬到哪去。所以,涯州有飯吃,他們自然二話不說就搬到涯州來住。
可是,也有的黎寨像漢人一樣,以農耕為首。
像是昌化邊兒上的這個松儂寨,就是因為昌化當地山少田多,世代以耕種為業,定居在昌化附近。
當初,炎達代表唐奕去邀請他們來涯州聚居,松儂捨不得田地,又實在抵不住當兵的高餉……
要知道,縱使有地可種,但是黎人的耕種水平還很原始,收成必不是衣食無憂,那筆不緋的軍餉著實能解決寨子裡很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