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吳老頭也來到岸上,看著嶺曲部眾的悽慘,老頭也是眼圈兒泛紅,竟當場脫下罩袍,披在一個十一二歲的黎人女孩身上。

那女孩有些受寵若驚,可又捨不得拒絕,把軟軟的衣衫使勁兒地裹緊。

“江山社稷是為大義……”

吳育直起身子,卻是看著唐奕悠然開口:

“牧一方百姓安樂,也是大義!!”

“這些人跟了你,將來是死是活,卻是要看你癲王的本事了啊。”

……

唐奕也把自己的罩衣披在一個黎族孩子身上,聽了吳育的話,只穿中衣,高揖過頂。

“奕,定不辱命!”

……

曹佾在一旁怔了一下,倒不是唐奕和吳育的此番作為觸動了國舅爺的神經,而是……

如果他沒記錯,這是近幾天來,唐奕第二次這麼鄭重地給吳育行禮,說出“定不辱命”這句話了。

按二人的交情來說,唐奕根本不用這麼正式。

為什麼?

……

等安頓好炎達全部,眾人往回走,曹佾特意避開吳育,把唐奕拉到一邊。

“你和吳相公怎麼回事?”

“什麼怎麼回事兒?”

“什麼‘定不辱命’就行那麼大的禮?”

“哦!”唐奕恍然。

“那是吳老頭兒應得的。”

曹佾更是迷糊,怎麼就應得的了?

唐奕解釋道:“換做以前的吳育,萬不會與我說這樣的話。所以,我敬重他的轉變,施大禮,不為過。”

曹佾不信,“吳春卿雖然和你老師曾經有過一段不愉快,可是為人還是沒問題的,算是心懷家國的好相公。換作以前,也一樣見不得百姓疾苦。”

唐奕輕笑反問,“哪兒的百姓?”

“哪兒的百姓不是百……”

曹佾頓住了,也終於明白唐奕話中之意。

唐奕贊嘆道:“吳育也好,別人也罷,包括我的老師們,他們都是好官,都是好人。”

“可是,他們的這份好,又何曾給過夷狄南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