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實聞之,心思飛轉,“他……他有何要求?”

“只有一請,大事得成,望十三世子為其父正名!”

“這有何難?”趙宗實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這裡邊兒那點兒事,其實誰都知道。只是為一個逆臣平反,這對於趙宗實來說,簡直就不算是條件。

魏國公是誰?

也是趙氏子孫,全名趙德錦,也就是魏王趙廷美的七兒子。

當年,太宗繼承兄長帝位的法理依據是“金匱之盟”,也就是其為弒兄找的那個理由。

借生母杜太後的訓示,意思就是大宋皇位不應父傳子,而要兄傳弟。

所以,太祖崩世,依金匱之盟順理成章地就要傳位於弟。可是這個“弟”接掌了皇位卻又不想認賬了,對弟的弟隱瞞了金匱之盟這回事兒。

後來,弟的弟,也就是趙廷美得知了此事。原來二哥傳位三哥是因為這個,那三哥為啥不傳給他這個四弟呢?心有不滿,自要造反。

而他的這位三哥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二哥都死了,對四弟卻手軟了。

得知趙廷美要造反之後,很講親情地沒下死手,而是把他趕到了西京。後來見四弟賊心不死,又削去了一切官職,一擼到底,從魏王貶成了縣公。

這也就是廷美一脈一直在西北盤踞的原因。

老趙家的皇帝都是老好人,從太宗到真宗對那一脈還算厚道,雖無大賞,卻也算是縱容了。到了趙禎這裡,慶歷封王還特意想起了那一家,恢複了趙廷美的王爵。

只不過,反過就是反過,直封魏王不可能了,改封“魏悼王”,一個“悼”字用的似是而非。

加之廷美七個兒子大多已離世,只餘七子德錦在世,趙禎心一軟,七個兒子都封了國公。

……

說心裡話,大宋斬草不除根的毛病真的不是趙禎一個人的嗜好,這一家子為了名聲,可以說是拿生命在演。

也不想想,有“金匱之盟”在前,那一脈能服氣嗎?

他們的老子趙廷美就是因為這個,才三十八歲就活活氣死了,又在西北苦寒之地窩了七十多年……

於趙禎這裡,封王進爵自認做的仁至義盡,可是,於趙廷美的後人來說,卻不見得領他這個情。

“魏悼王”!

這個“悼”字就是壓在那一脈頭的一座大山,不把這個“悼”字去掉,這一脈就永遠都是趙氏叛民。

……

趙宗實簡直高興壞了,天可憐見,蒼天庇佑。

激動莫名地驚叫出聲:“有魏國公之助,西北諸路盡為我所用,加之……”

“加之……”

加之什麼?趙宗實還不傻,不能說。

而韓琦卻是自信輕笑,“事到如今,世子還不能與琦坦誠相見啊……”

“呃!”趙宗實一窘。“韓相公哪裡話……”

韓琦也不與他磨嘰,所幸一下都挑明瞭,今天不談條件,可能以後都沒機會了。

“世子……”

“韓相您說!”

“老夫與你分析分析吧。”

“想破今日之局,唯破釜沉舟之計可為。這個咱們已經說過了,老夫就不多費唇舌了。”

“之後呢,正如賈子明所言,世子與官家再無轉圜餘地,必是一場龍爭虎鬥。”

“世子得了魏國公西北之助,又強拉一大批朝臣使吏同陣,看似大優,可是,世子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