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鬧了一場,現在輪到弟子再來一場!?”

唐奕暗自搖頭,說心裡話,他是不願意讓包拯,王拱辰,乃至唐介這樣的直臣參與其中的,不夠和他們費口舌的。

可是不行,革新不論是“劫富濟貧”,還是“分蛋糕”,說到底還是革新,實在太敏感了,要是臺諫壓不住,沒等他把招式晾出來,朝廷就已經翻天了。

“王中丞,且聽我把話說完。”

“此次革新與慶歷之舉從本質上就是不一樣的。”

“哦?”卻是不等王拱辰發難,包拯已經冷聲疑道。“老夫倒要聽聽,有何不同?”

王拱辰一皺眉頭,老包怎麼還跟著他起鬨?有什麼可說的?

包拯看出他的心思,輕聲勸慰:“聽聽無妨。”

……

“這麼說吧。”唐奕朗聲道。“之前不論是奕,還是陛下與老師,都認為慶歷之舉之所以不能成功,根源不是《陳條十事》不夠好,根源是《陳條十事》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包拯點頭,“革新當然要與許多人的利益與政見背道而馳,這是繞不開的事情,大郎現在行的新舉又有何不同?”

“當然不同!”唐奕給出一個讓包拯意外的答案。

“我也不與各位畫餅放空了。”大道理是說服不了這些扭臣的,直接取出事先就準備好的幾支竹簽往桌上一放。

老包和王拱辰拿起一看,只見一支竹簽上一個。分別是:官、兵、錢、稅、農、商。

二人一看就懂,這是大宋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官:冗官難除,致使朝廷費雜奉厚,所累頗深。

兵:只燕雲一戰,大宋軍隊的問題就已經暴露無餘,百萬禁軍,竟只有二十萬可用之兵,已經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後面的錢、稅、農、商其實是一個意思,無外乎開流節源,為朝廷增加稅入,唐奕只不過是把它們細化了而已。

唐奕指著這六根簽,“兩位選一個吧,奕一項一項地與二位解釋,看看我的辦法可行與否。”

“……”

包拯拿著六條簽又看了看,簽簽當動,簽簽值得先行。

抬頭看向唐奕,“若是大郎要動,先動哪個?”

唐奕緩緩抽出其中一支,放在二人面前。

只見上面一字——錢!

王拱辰一怔,錢?就是錢荒?

“大郎有錢荒之解?”

唐奕輕笑,與趙禎、範仲淹對視一眼,“不瞞王中丞,錢荒之解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想好了,只不過一直沒有實施罷了!”

“沒有實施?”

“對。”

唐奕點頭,把銀圓之事和盤托出,並把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道理與二人細說。

直聽得王拱辰目瞪口呆,心道,還真和慶歷不太一樣。

“大郎真能做到無驚無變、四平八穩?”

唐奕搖頭,“我做不到!”

“所以,才把王中丞叫到這裡來。”

唐奕誠懇地看著王拱辰,“今日叫王中丞來,不是讓中丞站隊,更不是讓中丞幫我搖旗吶喊。”

“那你是何意?”

唐奕整冠肅禮,“不求中丞偏幫半分,只求中丞秉公而行,不帶偏見地看待這次革新。如遇政見相悖之臣,不求中丞擋下反對之聲,但求中丞擋下那些無理取鬧的反對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