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從不缺少能人,從唐奕現有的佈局看出他有革新之意,可能也絕非司馬光一人。

但是,唐奕現在問出這句:“君實可願助我?”絕對是心懷忐忑的,甚至有一絲慌亂。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司馬光是反對變法的首臣,甚至可以說唯一可以和王安石正面一戰的堅定保守派。

雖然唐奕不是王安石,雖然現在的局勢與原本的歷史不同,雖然現在的司馬光還沒有登峰造極,但是,唐奕還是怕,因為眼前的這個人……是司馬光。

“君實可願助我?”

唐奕的這句話讓司馬光也是一陣沉默。

看了看富弼,又看了看唐奕。

“富相公在此,請恕下官無禮了。”

富弼面沉似水,不知為何,這個青年人竟讓他感到一絲透不過氣。

“君實,直言無妨。”

“其實……”司馬光坦言道。“其實,慶歷之舉光是不看好的,只是人微言輕,不得上達天聽罷了。”

“為何?”

司馬光一笑,“有心無力!”

……

這四個字一出,富弼腦中瞬間閉過一個念頭:一語中的。

即使是慶歷革新的主導人物,現在回首,富弼也不得不說,範仲淹他們是準備不足的。

實則就是年輕的趙禎和一群良臣看清了國之弊端,急忙想要補求。心是好的,但卻忽視了,沉年痼疾豈是虎狼之藥可一濟得愈的。

《陳條十事》確實對症,但卻只是美好的願景罷了,想一朝得改難如登天。

司馬光看向唐奕,“相公與大郎不畢在意光的‘馬後炮’。光雖不看好慶歷之舉,甚至如果將來有類似的所謂冒然革新依然會不看好。”

“但是這次……”說到這裡,司馬光話鋒一轉,目光也隨之轉向唐奕。

“這次,我看好大郎。”

“哦?”唐奕聞聲心中稍定,疑惑出聲。“為什麼?”

司馬光道:

“雖然以我的眼界也只能看懂大郎前面的佈置,卻是對接下來要怎麼做全無瞭解。但是光覺得,大郎起碼沒有畫餅充饑,而是踏實實幹。先立起了革新的基礎,謀而後動,起碼不是空談高論。”

“光以為……”

“不妨一試!”

唐奕眉頭徹底舒展,“那君實可願與我同行!?一同試上一試!?”

司馬光沉吟片刻,眼神逐漸堅定,抱手過頂,高揖落下。

“與君並肩,風雨同舟!”

……

唐奕只覺心中悶氣驟然而散,朗聲大笑:

“如此甚好!明日起程,歸京!”

“歸京……”司馬光複述此句。“歸京……再戰!”

燕雲是第一戰,那麼下一戰將如何打響,司馬君實很期待。

……

……

唐奕臨走前沒有見耶律洪基。想見,終還是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