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觀瀾這幫活土匪撒到燕雲各州,這是一個急招兒,或者說,是唐奕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

正常來說,大宋雄兵進駐,官員接掌民生,安撫順民、懲治暴徒,穩中求穩只需三五年。不論是政令,還是武備,把這一大片土地徹底納入大宋版圖,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此次兵指大遼,也把趙禎得過且過、縫縫補補支撐起來的這個大宋的所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

國庫空虛、缺兵少將、禁軍糜爛,說是千瘡百孔也不為過。

……

唐奕身歷其中,卻是不得不說句公道話了。

後世只說大宋軟弱,不夠硬氣。可真不是宋朝逢戰必和,實在是這個大帝國底子太差,老得太快,問題也太多了。

大宋根本就打不起仗。

說句難聽點的,要不是唐奕早有準備,把觀瀾商合搬空了來賭這一把,恐怕耶律重元就算把燕雲拱手送給大宋,趙禎都接不住。

煌煌天宋,當世第一富庶之地,竟然連二十萬可戰之兵都湊不齊,連出征複土的軍餉都拿不出。

就連修個河都沒錢,賑個災都要趙禎出內庫接濟,更別說最燒錢的打仗了。

坐擁數千萬貫的歲入,全養了一堆廢物官、百萬老爺兵。

唐奕進過趙禎的寢宮,他親眼見識了這個大帝國的皇帝已經節儉到了什麼地步。

說句實在的,趙禎就算再不喜享樂,皇帝應該有的正常待遇卻是沒法再拒絕了吧?

一個皇帝都能“窮”這樣兒,特麼還什麼富宋?

不怪乎一甲子之後,即使大遼已經敗落成那個樣子,還是打不過;不怪乎要從金人手裡把燕雲買回來,轉手就又丟了。

這個帝國,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

……

唐奕深深意識到大宋對改革的迫切需求。

而前方和談的富弼,也同樣遇到一個大問題。

……

求和是遼人主動提出的,但是,蠻狠的態度卻是一點兒沒減。

燕雲歸你們了可以,但是,你們得給我們歲幣。

這可就讓富彥國受不了。

燕雲是唐子浩花了十年謀劃回來的,是閻王營用命打回來的。說白了,就是宋人堂堂正正自己拿回來的,這對於提振民心是無可替代的。

要是說遠一點兒,唐奕下一步行駛改革之策,燕雲這一役單對其在聲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可是歲幣……

要是打贏了還要給人家錢,那特麼可就出笑話了。

你就說,這個燕雲到底是打回來的,還是買回來的吧?

所以,這個歲幣是萬萬不能加的。

可是話說回來,大遼現在是敗了,但這種遊牧民族很容易就能緩過氣來。若此時不好好安撫,你不讓他順氣兒,過個三兩年,他緩過來了,再來打你,怎麼辦?

富弼已經答應唐奕,要給他贏來十年。這十年,是大宋內改生死攸關的十年,是絕對不能和大遼在這個時候再起戰端的。

……

富彥國現在糾結的就是,這個歲幣到底給,還是不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