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所圖甚大(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禎家長裡短,飲食建築的繞了一大圈,終於把話頭兒引到了華聯上。
那邊潘豐也打起了精神,只等官家為其化解此中困局。
至於唐奕,他也算是徹底服了這位千古仁帝。
‘仁’的都有點過份了!
按說,一個皇帝和一個草民對話,哪用這些雜七雜八的廢話,真接一句話的事兒,唐奕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但這位偏不,非要和你聊成自家大叔,才說正事兒。
唐奕覺得,這是慣性,趙禎早就習慣了這種處事方式。他的那種‘仁’還真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歌功頌德粉飾而來的,那是發自內心的仁愛!
……
“華聯雖是新意十足,但聽景休說,大郎都是專船引各州奇貨入京,即使現在華聯日入萬貫有餘,可實際利潤卻是極薄。如今開封只你一家,倒還無礙,若是別人學了你華聯的招數,開起鋪子搶你的生意,大郎鋪那麼大的攤子,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恕草民直言……”
“草民最開始就沒打算用那個店鋪掙錢。”
沒打算掙錢?!
在場諸人無不一驚,潘豐心說,沒你這麼吹牛逼的,開鋪子你不為掙錢?誰信!再說,你沒打算掙錢就把我壓成這個熊樣,要是想掙錢,老子還不直接讓你掐死?!
“草民就直說吧。”唐奕暗道,又得倒出點幹貨了。
“如果沒有人效仿華聯的模式,那草民才是真的賠了。”
“何意?”趙禎越來越聽不懂了,沒人跟他搶反而是賠了?
“草民開起華聯鋪,圖的不是一間掙錢的鋪子,而是整個開封的市場!”
“……”
“……”
“……”
整個屋子因唐奕的一句話,為之一肅,除了曹佾和範仲淹,都一臉怪異地看著唐奕。
一群加在一塊幾百歲的老家夥,聽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侃侃而談,畫面好不怪異。
“草民鬥膽問陛下、王爺、師長一句,大家覺得,是金銀寶器的生意大,還是糧食轉運的生意大,又或蘿蔔淞菜、日常雜用的生意大呢?”
趙禎不假思索道:“糧草轉運是乃開封民生之本,當是最大。”
每年開封從全宋轉運而來的糧食達六七百萬石,折錢三四百萬貫,絕對比金銀寶器的金額大得多。
唐奕搖頭道:“咱們來算筆賬吧!”
“開封消費水平略高於各州,普通百姓人均每月用度兩貫多。”說著,唐奕轉向曹佾和潘豐,“咱們就算是兩貫錢,我說的沒錯吧?”
曹佾一哆嗦,心說,祖宗啊,你可別亂放炮啊!
“對……對……”
唐奕給他一個安了的表情,又對趙禎道:
“開封有治民百萬,人均月耗兩貫,加在一起就是兩百萬貫,一年就是兩千四萬貫的巨耗。而且,這還是把王公貴族、富戶奢家當普通百姓的耗費來算。”
“這兩千多萬貫,花在哪兒了呢?”
趙禎聽得虛汗都冒出來了,這些錢當然是花在蘿蔔淞菜、雜用糧油之類瑣碎之事上了。
“你!你要幹什麼?”
縱使趙禎再仁慈、再開明,也被唐奕嚇著了。這麼大的市場,這小子要一手掌控?那他這個當皇帝的能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