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啊,韓曲懂個屁!

唐奕要是知道他把蕭巧哥和蘇小妹給錄上了,還會送他金子?你等著收刀子吧!

這一科本來就是考的人太多,太敏感,唐奕哪能讓這兩個小丫頭去添亂。

而且,兩個小姑娘考科舉?

考上之後,趙禎再給她倆許兩個公主,演一出《女駙馬》算了。

唐奕送那一箱金子,本來的用意是不想沾這種小恩小情。

說白了,唐奕現在什麼身份,什麼人脈?還用得著把兩個寒門弟子掛到韓曲的名下去考嗎?在哪兒不能隨便弄兩個考籍。

故意留下兩個人,是給韓曲臺階下,也讓那箱子觀瀾特産送的順情順理。

畢竟觀瀾這一科,幾十個不合格的考生要開封府運作,這個人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要是沒點由頭,直接給錢,韓曲是肯定不敢要的。

結果,韓曲會錯了意……

……

且不說韓曲,此時,唐奕和曹佾二人已經到了宮中,那封四角墨信也已經到了趙禎手裡。

趙禎拆信一看,眉頭瞬間擰作一團。

良久,才把信交到曹佾手中,與唐奕二人觀看。

“耶律洪基四日前遣密使去了西夏,因由不明!”

趙禎恨恨道:“司實君實判斷,很可能是要秘密聯合西夏,牽制我朝!”

曹佾一激靈,“如今西夏物資奇缺,邊境劫掠又收獲甚微,大遼這一去,豈不是一拍即合!?”

趙禎苦惱地揉著眉心,抬頭看向唐奕,“看來,你昨天送過來的那個李傑訛得快點入西夏了。”

唐奕搖頭,“來不及。”

“大遼可能還有算計,不急一時。可是西夏卻等不了了,一旦遼使到了西夏,他們可比遼人還急,肯定會鼓動大遼馬上生事!”

“那可如何是好?”曹佾有點慌了。“這個時候是絕不能讓兩家聯合起來的,太被動了!”

唐奕又何嘗不知,而且不是被動的問題,是失控。

耶律洪基與西夏聯合擾宋,大宋是防不下來的。即使現在的情形下,他不敢用全力,因為要防著耶律重元,但也夠大宋喝一壺的了。

後果就是,西夏一定能從這場物資危機中走出來,而耶律重元也一定能多從中撈到一些好處,大宋一定要妥協,甚至撤出邊境重兵。

這麼多變數,後面會是什麼形勢,就已經不是唐奕可以預料的了。

西夏緩過來了,那李傑訛去打遊擊也就失去了意義。進而宋遼開戰之時,西夏就有餘力參戰。

而耶律重元要是真借這個機會進一步超出控制地積蓄力量,那大遼皇位之爭就有了變數,最後誰贏,唐奕說不準。反正誰贏,也不是大宋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