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萬事俱備只缺燕雲(第2/2頁)
章節報錯
“志在燕雲?”唐奕嘿嘿一樂,不為所動,目光漸斂。
“當然志在燕雲!”
“而且,燕雲!必須歸宋!且,必須馬上!”
之所以不計成本,耶律重元要五十給他一百,要糧給糧,要甲給甲,就是要讓他越快越好。
“此為大事,馬虎不得,當從長計議……”
吳育當然也想要燕雲歸宋,如唐奕算計,還真不是不可能。但是,越是如此,越要穩,不可大意。
可唐奕卻搖頭一嘆:
“我怎會不知越穩越好!?”
“但是,我等不起,大宋也等不起了……”
此言一出,吳育要說的話生生嚥了回去,反倒沒了聲息。
一瞬不瞬地看著唐奕,良久方緩緩吐出一句:“大郎啊,你與老夫說句實話,是不是要再起浪濤,重興革新之政?”
“是!”這沒什麼好瞞的。
“唉~~!”吳育憂然一嘆。“果然如此……老夫早該想到。”
看著唐奕,“你是範公的得意門生,又怎會不繼承公之志向,革宋為新呢?”
唐奕笑道:“老相公以為不應該嗎?大宋冗官、冗兵致使財稅連年入不付出。小子就算本事再大,掙的再多,也填不上這個窟窿。若無革新之舉,無需外敵,早晚我們就會讓自己拖垮!”
吳育閉眼低眉,“道理老夫知道!可是,縱觀古今,廢舊立新之舉唯秦之商鞅一人得成,歷朝歷代再無成事者。而商鞅可興秦,也有他的客觀原因。為什麼鮮有人成功?這其中,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啊……”
唐奕搖頭,除了商鞅,還是有人成功了的,只是吳育不知道罷了。
因為,成功的案例不在“古”,而在千年之後的未來。
……
不能明說,唐奕只得搪塞,“事在人為!”
“難啊……”吳育又是一嘆。“況且,革新與燕雲何幹?”
唐奕道:“因為萬事俱備,只差燕雲!”
“萬事俱備?”吳育一愣,隨即滿眼驚駭。
細想之下,當真是“萬事俱備”!
眾人只道範仲淹、杜衍是新黨魁首,只要把他們趕出朝堂,就萬事皆安。
可是如今,內相是富弼、參知政事是文彥博;丁度、龐籍、歐陽修皆是在朝守著兩府要職;唐介、包拯也與觀瀾相交甚密……
不知不覺間,朝堂之上,新黨舊臣盡數歸來。
可當年的保守派還剩下誰呢?
表面上看,宋庠、賈昌朝、王拱辰,還有他吳育,都是當年反對新政的守舊派。
但是,宋庠和他早已倒戈,心向觀瀾;王拱辰看樣子也不會再像當年那般橫沖直撞了,就剩一個被架空的賈子明……
若是革新之風再起,還有誰會出來反對?賈子明獨木而支嗎?誰聽他的?
將門嗎?傻子都知道,將門和唐奕是穿一條褲子的。
現在,唐奕若想革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樣版,有鄧州商農一體的試點;要佈局,還有即將通航的通濟渠聯通南北。
西北鹽政一解決,放眼大宋,就只剩北方大族這一塊硬骨頭。可是,朝中少了說話之人,北方大族也是一盤散沙,還能形成什麼阻力?
當真是萬、事、俱、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