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背書(第1/3頁)
章節報錯
要說唐奕讀書這事。
好吧,自從拜了範仲淹為師後,這麼多年,他就沒正經學過東西。但是,唐奕也不是一點水平沒有。
策論,自不用說,儒生們都得跟他學。
重生千年,最大的優勢不是他有多少先進的技術,而是唐奕擁有超前的見識。和比這個時代先進得多得多的理念和眼界。
再說,唐奕本身的文筆就不算差,策論根本不在他擔心的範圍之內。
詩賦對唐奕來說,問題也不太大,跟著柳永、歐陽修這麼多年可不是白混的。況且,這東西已經沒有前幾年那般的重要了,只要對仗工整、平仄有序就可以了。
再說了,就算唐奕詩賦不行,他還可以開掛嘛,往後一千年的絕詩美句隨便用不是。
要說最讓他沒底的,其實就是經義。
經義不是有見識、有天賦就可以的,得完全靠死記硬背。
經史子集。
經,就是儒家十三經《大學》和《中庸》還沒被分出來,遂只有十三):《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史,即為從先秦到唐末的史部收錄史書。比如,《漢書》、《晉書》、《唐書》等等。
子,指諸子百家的所有典籍和類書。除去儒學之外,主要包含了:道、釋、法、兵、農、醫、術、藝、譜、雜,還有類書、小說等等,主要14個大類。
集,就是詩歌文集。
這其中,科舉主考儒家十三經,史、子、集涉獵並不多。
但是,作為生活在大宋的文化人,要是不把這些都吃透了,你還好意思出門?
可是,縱使唐奕只為科舉專攻經義,那也有十三經之多啊!
如果唐奕沒記錯的話,看到是都看到過的,可是能背下來的,好像就一本兒《孝經》。
嗯,《論語》能背一半兒。
主要還是唐奕忙的跟個陀螺似的,哪有時間背這堆東西。
最讓他絕望的是,他發現,就他那個經義的水平,別說和觀瀾儒生們比一比了,好像連個女人都比不過。
別說女人比不過,就連個娃娃都把他踩了!!
……
回到小樓,唐奕翻了半天,把壓箱底的書本都翻了出來。
君欣卓和蕭巧哥看著新奇,太陽這是從西邊出來了?唐子浩也開始好好讀書了?
蕭巧哥忍不住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麼呀?”
“看書。”
“看……”巧哥有些罵笑不得地看著唐奕。“好好的,看哪門子書呀?”
“考狀元!”
噗!
蕭巧歌實在是沒忍住,笑出了聲兒。
關鍵是,唐奕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抱著一本《論語》,揚言要考狀元,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