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聞聲,心思活絡了起來。

範仲淹看出他在想什麼,“不用費心了,趙允弼小心了一輩子,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出來給自己找麻煩?”

唐奕一撇嘴,難度確實有點大。

“那老師想好了嗎?”

範仲淹憂心不已地看向唐奕,“你就這麼有把握?”

唐奕道:“無所謂把握,只是沒有別的可能了。”

“唉,再看看吧!”範仲淹還是心裡沒底。

“再看看?”

唐奕也不繼續規勸,再看看也必定是這個結果。

雖然還不知道趙允讓設這個局想幹什麼,但是,一旦入局,不管他要幹什麼,就都停不下來了。

……

果然。

事情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呢?

查辦華聯惡意壟斷絲茶之業,察院與宗正寺也只是起到了一個監管之職,真正去查的,是三司。

趙允讓在此事上若是沒有齷齪,就不會在三司人選上下功夫。一旦他有什麼企圖,又是賈昌朝推舉人選,自然就要用自己的人。

說句實在的,唐奕不怕他們查華聯。

這幾年,華聯的賬面十分幹淨,既沒有屯錢,也沒有見不得人的資金流向。

所有資金,都指向三個地方、一是擴張;二是通濟渠;三就是宋遼大道。

這三件事兒,都是燒錢的大事,唐奕就算想幹點什麼,也沒有那個精力。

再說,江淮囤案也是十分簡單。江寧、蘇揚都是財務自主,這裡面根本找不到曹家的影子,最多牽扯一點張晉文,還是極為有限,所有的罪責都指向了馬安良。

要是真放開了查,曹家最多有監管不利的責任。反倒輕松不少。

可是,讓唐奕有些意外的是,他們查來查去,目的似乎不在華聯。

起初,唐奕還覺得,趙允讓是不是發現了他是假拆分,要借機進一步的打垮自己。

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眾人發現,他們的真正目的可能是曹家!

開始還沒什麼,三司出了幾個筆吏,把華聯的賬目仔仔細細像模像樣兒地查了一個底掉,徹底坐實了華聯囤積絲茶的罪名。

這是事實,曹家也好,唐奕也罷,皆是無可辯駁。

可是,讓唐奕看出不對勁的地方是,囤絲茶是坐實了,但是,這個罪責是馬安良的,還是曹家本身的,卻一直沒有一個定論,公諸於眾的奏報也刻意地模糊了這裡面的問題。

“他們在等什麼?”唐奕有點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