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階級分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怎麼教化?”唐奕反問。“像你昨日那般教化?”
“呃……”程頤一頓。“那是他們沒學過孫孟之道,若是有知,當知觀瀾之地不得亂闖。”
程頤到現在也不覺他做錯了什麼,唐奕也不生氣,“那且問天下間,學過孔孟之學的人十之有幾呢?”
“這……”
“即要教化萬民,首先你要把自己當成‘萬民’,有些東西,是你在書本之中學不到的。”
程頤辨解道:“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先帝也言,書中自有人間百態,還有什麼是學不到的?”
唐奕被他說樂了,這是書呆子的典型自負。
“不說別人。”唐奕換了個嚴肅的姿態。
“孔子周遊列國,看盡世間百態,方能立地成聖。”
“孟子本身就出自民間,盡嘗百姓疾苦,又遊歷諸國,才有了萬世之名。”
“你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身邊的人就都是有才有名的文人雅士。說句不好聽的,你可能連茄子是不是長在樹上,稻米是不是有殼都不知道,就想高屋建瓴,教化萬民?”
“孔孟尚要行萬裡路,方知天下事。你坐在書院裡,喝著茶就把這世界看透了?這麼說,你比孔孟還有本事?”
程頤被唐奕問得啞口無言,一時間覺得唐奕說的對,但又不知道對在哪兒,要怎麼去實踐。
唐奕平靜地看著程頤,現在,他不但不氣這個學生,反而有種想笑的沖動。
為什麼?
因為他正在見證歷史,改變歷史!
如果,今天沒有唐奕說這番話,可能二程永遠也想不到這個問題,他們依然會繼續著自己成聖的夢想,依然夢想著所創之學會教化萬民。
可是,缺乏底層的社會實踐,理學註定遠離“萬民”,反而成了文人專獨的學問,成了披的是“以理治世”的外衣,行的是“愚民愚眾”的管教工具。
不懂民而言治,不懂商而言稅,不懂兵而言軍,不懂恪物而言宇宙洪荒!
根本連什麼是萬民都不知道,用一千多年前聖人對萬民的理解去套用當下的百姓,這就是扯淡!
“至於你,我為何不顧斯文……”
唐奕見火候差不多了,就把話題帶到了最開始的問題。
“這裡面的東西很複雜,感情更是用語言說不清的。”
“你若真想知道答案,就到軍營之中,與這些你一直都看不起的軍漢們同吃同住一段時間,自然就懂了。”
“到那時,再把你的所見所感融入到你的學問中,那才是真正的教化萬民之學!”
“……”
“程老二!”唐奕玩味地看著程頤。
“學生在!”
“昨天打了你,確實有失師禮。”
“……”
“這樣兒吧,給你點好處,當做補償。”
“什麼補償?”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寸步不離的跟在我左右,不論財稅、戰略,只要是我懂的,你隨時可以問,我隨時都會答。”
“當真?”程頤眼睛鋥亮。
開小灶啊!這好事兒哪兒找去。
“當真!”唐奕篤定道。“我唐奕說話還是算數的。”
“哦,對了,可以把你哥也一併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