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漢夷關系(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到底,就是漢夷關系的大命題。若是早早地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儂族不可能反,甚至更根源的交趾也不會自立一國。
可是,這話唐奕不能說,只聽幾位師父一口一個“儂賊”,就知道他們對夷狄的態度。
名儒重臣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漢人這種漢夷之別的觀念有多深固。
“大郎,怎麼不說話?”
“啊?”唐奕回過神來。
“沒啥說的,反了就打唄。如何治夷,那是打服之後的事情!”
這一點不用琢磨,既然反了,不管出發點是什麼,都必須滅之!
範仲淹點頭,現在要考慮的是如果平亂。
“餘靖上任也有月餘,卻無寸進。估計官家是要等不急了,很可能從西北調兵南下。”
呼叫西軍嗎?唐奕眉頭一凝,看向狄青。
果然,狄青眼睛發亮,“若要遣軍南下,青自當請戰!”
範仲淹點頭,“此存亡之機,亦只有漢臣可解此危局了。”
話鋒一轉,範仲淹看向唐奕。
“且先不說儂賊之亂,正好,我們幾位師父有件事要與你商量。”
唐奕愣愣道:“什麼事兒?起學舍?直接去張晉文那支錢就是。”
杜衍被他說笑了,“你呀,現在都快成土財主了,除了錢,還是錢!”
唐奕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那別的事兒,您幾位也用不著我嗎?”
範仲淹也不繞彎子,“書院近來學風不正,想聽聽你的意見。”
學風不正……?
原來,書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問題也就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背離創院之初的本心。
這也是範、杜等人一直擔心的。
觀瀾治學的初衷,是想讓天下寒門學子有書讀,有一展才華報複的平臺。
但是,觀瀾這幾年名聲大了,引來各路學子紛踵而來,卻是越來越雜。
範仲淹也是人,有些是無法拒絕,有些則是太出彩,捨不得放手。
所以,除了真正的寒門學子,像宋楷、龐玉這樣走後門的;像二蘇、二章、二程這般學冠群生的,也都進到了觀瀾。
這樣的後果就是,貧富混雜,攀比成性。
現在,書院之中奢靡成風,連樸素的寒門弟子也開始跟著攀比,這是範仲淹說什麼也不想見到的。
而且,不同階級的儒生拉幫結夥嚴重,相互看不上眼更是尋常。
範仲淹是想培養輔國之材,而不是還沒出書院就開始貪圖享樂、拉幫結派的浪蕩子!
這要是養成了習慣,放到朝堂上那還得了!?
憂心此事已久,唐奕一向點子不少。今天範仲淹也是問問,他有什麼意見。
唐奕一聽老師說的,忍不住笑了。
“還真有個法子。”
“什麼法子?”
唐奕賊溜溜地掃了幾位師父一眼,“先說好了,法子有,但是有點失體統,聽了可不能罵人!”
“少賣關子,直說!”
“那您老先管官家要個人。”
“誰?”
“鄧州廂營曹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