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鑄幣的成本(第2/2頁)
章節報錯
錢荒解決不了,說什麼都是沒用的。
唐奕無語了,怎麼說?
想徹底解決錢荒的問題:
要麼,打大理。那裡有後世華夏最大的銅礦,幾百年也用不完。
可是,現在的大宋,你讓他打土匪都懶得動,還打大理?
要麼,就是推行信用貨幣。
但是,現在和趙禎他們說什麼信用貨幣,估計都得跟聽天書似的。
“錢荒的問題,能解決,但是想徹底根除,現在還不行,最少要十年之後。”
“那不徹底呢?”
好吧,剛剛噎了唐奕一道的那個“胖子”又出聲了。
唐奕恨不得掐死他,這貨是吃準他了。
“有不徹底的?”趙禎一看唐奕的表情就知道,唐奕還真有招兒。
“有!”唐奕道,“但是技術還不成熟,草民還得一段時間的試驗。”
“快說說!”
“分級貨幣制度。”
“……?”
“就是除了銅,把銀和金也同時納入貨幣體系,形成小額交易用銅錢,中等額度用銀幣,大額交易用黃金的貨幣市場。如此一來,銅的需求會大大降低,錢荒也就不是問題了。”
眾人聞言,不見喜色,反而搖頭。
唐子浩畢竟還只有二十歲,再怎麼驚豔,也有疏漏之時,想出來的方法也太過想當然了。
韓琦誠然道:“子浩可知,為何漢唐以來,一直不將金銀納入幣制?”
“還請相公指點!”
“一來,是中原不産金銀,儲量極少,即使納入幣制,也不夠流通。而且民間以金銀為飾,會令金銀進一步的疏於流通,使得各級貨幣的幣值失衡,市場混亂,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得不償失。”
韓琦沒有揶揄唐奕的意思,反而說的極為誠懇。
在他看來,唐子浩能把財商之道悟到這一步,已經算是奇材了。
唐奕則道:“可以從別處進口白銀啊!”。
唐奕知道,在美洲白銀沒有進入華夏之前,即使是進口白銀,對華夏貨幣的沖擊也並不大。而且,依唐奕的設想來運作,大宋不但不會虧,還有賺頭。
“唉!”韓琦一嘆。
在他看來,可是沒有賺的,只有賠的。
“這就是剛剛在課上,我為什麼提出鑄幣成本的問題。”
“錢幣不是無端成形,需要人力、火耗。大宋鑄銅錢尚且虧空,若鑄銀,那虧空可就大了,朝廷是承受不起的。”
宋錢不是純銅,而七兩銅,配二兩鉛,再加一兩鐵,用來鑄整一斤的銅錢。
乍看之下,朝廷是有賺頭的,畢竟鉛鐵價值比銅低。
但是,若算上人工、火耗,還有成幣運輸的成本,這點賺頭也就什麼都不剩了,甚至還虧錢。
而且,鑄銀幣是沒法攙入鉛、鐵的,也就是說,十成銀就是鑄十成幣。
去掉成本和火耗,賠的只能更多。
對此唐奕是知道的,而且沒少吐槽,特麼印錢還賠錢,這特麼也是沒誰了!
他也不多言,向懷中一摸,拿出一個銀板交到韓琦手中。
“韓相公,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