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學,

是唐奕來到這個時代,說什麼也避不開的一個夢魘。

誰讓這是一個思想爆炸,學說林立,有點本事就想開宗立派,立地成聖的年代呢?

而理學,到時候會是其中翹楚,即使是在後世也很難評好其好壞。

程朱理學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以儒家為本,揚棄道家、玄學、道教,甚至佛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一個新的學說。最初的“存天理,去人慾”也非後世那般變態扭曲。

但問題是,理學太容易被利用,太容易被扭曲。

經過南宋的趨於成熟,明代的思想大成,等傳至清朝,已經變成了封建統治的急先鋒,束縛華夏文明程序的大毒瘤!

之後近千年,華夏這個民族被理學綁住了手腳,束縛住了心智。到了清朝,統治者以其愚民愚國,把華夏都弄成什麼樣兒了?

當初鼓動範仲淹辭官辦學時,唐奕就和尹洙說過關於儒學的問題,其中影射的就是理學。那時候,他都想過把理學直接滅了。

……

說心裡話,唐奕對程氏兄弟並沒有偏見。但他們那套對之後華夏影響最深遠的儒家學說出現在觀瀾書院,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

現在細想,特麼除了宋六家,觀瀾網來五個;理學所推崇的“北宋五子”,觀瀾也聚來仨。這特麼絕對不是好事!

張載還好,他的關學雖屬理學分支,卻並不激進。但是程氏兄弟就不一樣兒了,這是正統的理學師祖。

而且,程氏兄弟已經來了,他們那個老師周墩頤……

還會遠嗎?

到時候,唐奕幹脆把“大神棍”邵雍也拉過來,讓他們五個以觀瀾為根據地,把理學發揚光大?

哦靠!

唐奕有點不敢想,那特麼寧可一把火把觀瀾燒了,也不湊這個局。

……

正在出神,卻見程顥、程頤兩兄弟也發現這邊幾人在盯著他們。

程顥與程頤對視一眼,放下碗筷,朝這邊走了過來。

宋楷等人一見也放下手中吃食,冷冷地看著二人。

唐奕回過神來,還不明所以,就聞程顥輕蔑地掃了一眼宋楷等人,然後對唐奕和潘越道:“新來的?”

唐奕有點懵,半天才反應過來,這是自己兩年沒在觀瀾,都不知道他唐奕是誰啊?

沒等他說話,就聞程頤接話:“初到書院,可知觀瀾的規矩?”

“規矩?”唐奕不淡定了,還有規矩?

“什麼規矩?”

“一詩一賦一時文,先把自己的本事亮出來!”

“還有!”程顥接道,“有沒有本事另說,但是離這幾個紈絝遠點!”

……

好吧,唐奕自動忽略了“離這幾個紈絝遠點”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