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鄧州效應(第2/3頁)
章節報錯
……
趙禎的這些想法要是讓文彥博知道,估計這貨能哭出來。
我願意當這個惡人啊!這代表什麼?代表皇帝用得著你,長期的宰相飯票有保證啊……
不過,文扒皮看了小冊子之後,也哭了。
嚇哭了。
觀瀾商合現在賬面上有七百萬貫。
七百萬貫啊!!!
這其中有全國官糧運轉的兩年紅利近五百萬,有楊家、王家入股的股金一百萬,還有唐奕華聯鋪的六成利潤。
哦操!七百多萬抵得上朝廷十分之一還多的財稅,唐子浩這是在搶錢!
而再一看觀瀾商合的股份構成,文彥博眼前就是一黑……
官家佔了六成?
他想把觀瀾充公,趙禎沒把他直接發到雷州去,算他命好了。
……
看完冊子,文彥博明白了,觀瀾他是動不得的,誰動誰滾蛋。
可是,他沒看明白的是,官家和唐奕弄這麼大一個攤子,要幹什麼?
“大郎,這是要幹什麼?”
唐奕沉聲回道:“為了還我老師一個心願!”
“……”
範公的心願,當然就是革新,是強宋!
“怒我直言,範公拳拳之心是好的,但現在大宋固疾已成,不是大郎憑一個觀瀾商合就能扭轉的。”
這也是為什麼慶歷新政之時,文彥博獨善其身,既不支援,也不反對的原因。
他相信範、富等人的操守,卻不看好他們能成事。
“我知道!”唐奕道。“既然你看了冊子,我也沒必要瞞你,觀瀾的作用不是斂財……”
“而在聚勢!”
“聚勢?”
文彥博沉吟起來。現在來看,唐奕基本掌控了將門勢力,而當年範公改革的阻力卻不是將門最大啊。
事實上範仲淹的慶歷新政,初步形成了一種南北對峙的態勢,就是北方以大地主、大士族為首的勳貴極力反對,因為他們的利益主要在土地,範仲淹的新政對他們沖擊最大。
而南方經濟發達,以商業和民間小手工業為代表的南臣並不十分反對新政,他們的家族利益相對分散,範的政策沒有影響其根本,甚至多有助力。
趙禎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恐南北對立的問題加重,所以才及時叫停。
而唐奕所弄的觀瀾商合,雖團結了將門,卻並沒有給大地主階級什麼好處。而且現在來看,還屬於對立的。
“難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