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一直覺得,經過他到大宋之後的一通“暴力拆遷”,原本的歷史軌跡早就破爛不堪了。

比如說,範仲淹不再落魄,而且對朝廷的影響依然存在;

比如,尹洙不但沒死,還抱得美人歸;

比如,範老二考上了狀元;

又比如,開封城外的那個小山村,如今成了文星彙聚、財源廣進的一大重鎮。

所以,唐奕從不怕改奕歷史,也從沒想過按原來的歷史去影響大宋。

可是……

有的時候,還真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六塔河,居然強行撥亂反正,再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大宋因為少了唐子浩,少了觀瀾運力,少了那幾百萬的賑災款,慶歷八年的黃龍亂舞,不但重創大宋半境,而且與遼朝遠沒有現在這般和睦。

大宋要經過五六年的漫長休養,才把大災的遺患消於無形,更是直到那個時候,大宋君臣才不得不把修河之事提上了日程。

而他們選擇的,就是這個六塔河!

借六塔之利,回大河之水東去。

沒想到,歷史雖不同以往,但這個六塔河又蹦了出來,即使提前了好幾年,可還是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告訴文扒皮,想都別想了,老子的錢得用在刀刃上,不是給他瞎折騰的!”

張晉文一怔,他萬沒想到,唐奕的反應這麼大。

“有何不妥?”

張晉文這一問,唐奕還真沒法回答。總不能告訴他,六塔河根本不行,剛引流就決堤了吧?

對於這件事兒,唐奕在後世就想不明白,六塔河寬不過五十步,文彥博和富弼得多腦殘,才會妄想用這麼一條“小河溝兒”去治理黃河?

“反正就是不行!他要是非在六塔河修,讓他先把河勢測好了,找人算清楚能不能行,再來找我要錢。他要是找不著明白人,我把馬陽借給他!”

唐奕這麼一說,張晉文也就沒話說了。

別說是他,就是曹佾、潘豐在唐奕面前,也說了不算。

唐奕一嘆,語氣緩和幾分道:“你回去告訴文扒文,就說修河不急於一時,等我回去,有更好的修河之策給他。”

張晉文點頭,他就是個傳話的,唐奕怎麼說,他怎麼傳就是了。

“還有一個事兒,國舅問你什麼時候回去。”

“回大宋?還是回開封?”

張晉文愣道:“有區別嗎?”

唐奕不答,“是官家讓問的?”

“對,官家已經關照好幾回了,你在遼人的地頭兒,大夥總歸是不踏實。”

唐奕苦道:“事情還沒辦完,最起碼得讓我在大遼埋根釘子再回去吧?”

“反正你還是快一些吧!國舅可是說了,入夏之前你要是還不回去,官家可能就要強令王鹹熙把你綁回去了。”

唐奕一陣無語。

“我給官家寫封信吧,省得他老人家惦記。”

唐奕很清楚,趙禎還真不是因為他對朝廷的重要性才著急他回去。他是真把唐奕當小輩,真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