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軍人們給皇帝定下的大戰略就是,東路軍牽制幽州遼軍主力,中、西兩路攻城略地,最後會師東路,合圍幽州。

趙二什麼都不用幹,坐等燕雲重歸大宋!

可是,在前期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作為主力的東路軍,卻在未得禦令的情況下,冒然掙功下進軍涿州,最後糧道不濟大敗而回。

曹彬腦子一熱,使得北伐滿盤皆輸,是為雍熙罪首!

呵呵……

歷史是如是寫的。但是,有點腦子的都知道,事情肯定沒那麼簡單!

東軍主帥乃大宋第一軍人曹彬,一輩子大小陣仗無數,會在既定戰略定下之後冒然突進?精的跟猴似的曹彬會犯下斷糧這種低階錯誤?

再看導致雍熙大敗的罪首曹彬受到了什麼處罰……

官降一級,職權不變!!!而且,一年後,在沒有任何軍功的情況下就官複了原職,後來還當上了同平章事、樞密使,女兒、孫女都成了一國之母!

這說明什麼?說明曹彬是幫人背了鍋,而能讓他領了罪之後,還能比無罪之前更風光的,除了趙二,還能有誰?

……

回頭再說楊業,東軍大敗,趙二見大勢已去,急令中軍和西軍撤退。田重進二話不話直接就撤,安然回到國內。

而西路軍卻沒有那麼幸運……

監軍王侁腦袋被驢踢了,要從北川大路進軍,還要一路鼓行大張旗鼓)至馬邑正面迎敵。

你說,你不是腦袋有包?敗退之時,還裹脅著四州的幾萬漢兒百姓,長點腦子都知道,這時候要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

但是,沒辦法,他是監軍,趙二的眼線,一眾將士連主帥潘美都沉默了。

唯有楊業出聲道:“這樣就敗定了!”

王侁聞言反譏道:“你不是無敵將軍嗎?領軍數萬卻只想著逃跑,不會是想造反吧?”

正是這句話,葬送了楊家父子和幾萬軍士的性命!

楊業一個武人,還是降將,哪受得了這等誅心之言?

明知是死,亦只得答應出戰。

其實……

即使出戰,楊業也可以不死,問題的關鍵就在潘美。

楊業臨行前,對在西北搭檔七年的老夥計潘美道:“這次敗定了,我本是降將,早就該死。只是,你能在陳家谷部下伏兵嗎?我敗下來的時候,若是無人接應,那就一個也回不去了!”

潘美自然答應。

只不過,他說了不算。

宋軍在陳家谷口等到天明,王侁見遼軍退去,不知是疑兵之計,爭功心切的他帶兵退下了陳家谷。

潘美苦勸不住,只得帶著幾萬百姓,一路沿著交河南撤,行出二十裡,才聽聞楊業大敗的訊息。

這個時候,如果潘美回援,楊業也還有一絲生機。但是,身邊的幾萬百姓怎麼辦?

在百姓與兄弟之間,潘美最後選擇了前者。

只不過,他肯定不會想到,這個選擇,讓他遺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