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鄭重地面朝百官,回了一個大禮。

“山河社稷,就拜託諸公了!”

說完,在眾人的目送之下,大步離去!

一代名臣的謝幕表演,依舊耀眼!

……

待範仲淹回到範宅,唐奕聽說了朝堂的種種精彩,不禁驚得目瞪口呆。

半晌才咂巴著嘴道:“老師果然還是厲害,退個休都能這麼大陣帳!”

範仲淹正在伏案急書,聽了唐奕的話,抬頭看他一眼,“滿意了?致仕這件事情上你比老夫還上心,這回官也辭了,拿來吧。”

“拿什麼?”唐奕一時沒反應過來。

尹洙從旁幫腔道:“某人不是誇下海口,給我等建一座書院嗎?”

呃……唐奕臉子一紅,耍起了無賴。

“當初咱不是說好兩年嘛,現在才半年……”

“哼!”範仲淹揶揄一哼,繼續埋頭急書。

“明日讓純仁代老夫到國舅曹佾府上拜會一番,以謝捐地之情。”

“捐地?捐什麼地?”唐奕還不知道,範仲淹上了一次朝,不但把官辭了,還得了一塊地,外加近萬貫的助資。

等尹洙說明原由,唐奕第一反應就是,這特麼當官的是真有錢,隨隨便便就是一萬貫!

“那曹佾捐的地在哪兒?”

範仲淹略微一滯,回憶道:“似是在城外三十裡的汴河邊上,一個叫回山村的地方。”

“回山?”這個名字唐奕似有印象,好像來的時候路過來著。

正說著,就有僕役來報,說是曹家有客過府。

範仲淹一挑眉,“曹佾倒是痛快,八成是送地契來了。”連忙放下筆墨,出廳相迎。

果然,來的正是曹府總管曹福,帶著之前說好的田契地契來了。

待範仲淹接過田契地契一看,卻嚇了一跳。

本以為只是一張地田契,最多百十畝大的地方,夠建書院即可。哪成想,曹福遞過來一捋的文書。

“回山共田一千三百七十四畝,佃戶租農一百六十八戶,雜鋪、鐵鋪、糧埠、腳店各一間,瓷窯一座,回山半山處的宅子一座。”

曹福一一道來,別說範仲淹,連唐奕在後面聽得都直乍舌。

這個曹佾也太特麼大方了,這哪是送了一塊地,這是送了整個回山!

範仲淹拿著一捋的契約文書如同燙手的山芋,直往外推,“還請管事回稟國舅,如此重禮,老夫萬萬受不得。”

曹福不接,恭敬笑道:“範公這就是為難小的了!主家有言,若範公不授,小年回去可是要吃罰的。”

不待範仲淹再推,“範公安然受之就是,此事是官家授意,要不然,家主也不敢壞範公名節。”

範仲淹一聽是官家授意,也就釋然了。

上朝那一出戲,肯定是官家和曹佾、趙允弼商量好的,如此一來,他也不算受之有愧。

“那老夫就謝過國舅了!”

曹福釋然一笑,“如此甚好,其實回山後半山還有一處炭廠,但那是曹府主要的一項營收,不能贈於範公。但家主有言,將來書院建成,一應用度也是不小的開支,曹家會從炭廠每年盈餘之中拿出半成,以助學資。”

“讓國舅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