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制,職權分開,上面說的是官奉,是按官員的品級發工資,還有職奉,也就是按你從事的工作再發一份兒。

比如說現在的範仲淹,“門下省給事中”是他的官職,按這個官職朝廷發一份工資,而“知鄧州事”是他的實際職責,又領一份工資。

反正零零種種加在一塊,宰相的年薪高達千萬錢。就算範仲淹一再被貶,一年拿個幾百萬錢也是很輕松的事情。東京地再貴,當了這麼多年官,範仲淹若想置下一處房産,也不算什麼問題。

……

眾人從鄧州出來折騰了半個多月,如今終於到了地方,都是累了,便各自安頓下來。

而範仲淹則不然,稍作休整,就換上官服出了範宅,他要去吏部報道。

從今日一下船,桃園夫人刻意避而不見就不難看出,整個東京似乎對他的歸來並不歡迎。

既然不招人待見,那索性早點了結此事,也落得個大家都清靜。

去吏部衙門,根本就不用進宮,直接出家門兒,穿過一條三四裡長的小巷子就到了。

宋朝沿用唐制,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自然也在其列。

唯一不同的就是,北宋的皇城太寒酸了,裝不下所有的政府職能部門。所以除了東西兩府。大多數的官屬部門都在皇城之外,尚書省也設在了皇城外的西南角。

範仲淹到了吏部,不想卻遇到了麻煩。

他奉詔入京不假,但是他這次來即沒有調令,也不是來京述職,吏部筆吏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相公稍侯,下官這就叫請侍郎大人前來。”

筆吏玩不轉,就只好把皮球踢給了上面。

時任吏部侍郎的姓王名重,一聽範希文到了,嚇的一哆嗦,心說,這尊神怎麼來得這麼快?

急忙對那筆吏道:“讓他等著,我這就進宮面稟官家。”

筆吏覺得這有點不妥吧,怎麼說那也是範相公。

“您不先去見見?”

王大人眼睛一瞪,“見什麼見!?躲還躲不及呢!”

說著,一甩大袖出了尚書衙門。

王大人由右掖門入皇城,本應直奔宮城面呈官家,但是左右一想,這事兒還是先讓幾位相公知道一下比較穩妥。

想著想著,就拐進了政事堂。

……

範仲淹在吏部衙門等了約半個時辰,苦等之下不由心中苦笑……

“想不到,我範仲淹竟輪落到見一個小小的侍郎,都要排隊請見的地步。”心下不免更加的心灰意冷。

又枯坐半晌。

等來的不是什麼吏部侍郎,而是內庭傳旨的內侍。

讓範仲淹意外的是,這位內侍來頭還不小……

那內侍是一老邁老者,銀發無須,看上去比範仲淹還要年長幾歲。進屋之後,先範仲淹一步,拱手行禮道:“相公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