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店開始。”我說,“你演黃蓉,叫柳露演穆念慈。”

柳一鳴沒反對。她看過劇本,知道這出戏,兩位女角色的戲份都很重。

從某種意義上看,兩位女性角色給的戲份能算得上平分秋色,談不上哪個更多一點,哪個更少一點,所以,也不存在說某個角色搶戲的問題。

再者說了,她是主角,非要說,還是佔便宜點。

她當然沒有什麼怨言可言。

柳一鳴偷偷抬起眼,看了柳露一眼,然後將頭低下,握緊手機。

“好吧,給你們半小時的時間。”我看看手機。

我這話剛說,兩人不約而同地飛快低頭,看起劇本來。

柳一鳴和柳露這兩個女孩雖然個性不同。

但在事業上卻個個憋著股子氣。

雖然嘴裡不說,但誰都不服誰。

兩人就這樣誰也不搭理誰,默默看著劇本,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多時,已經到了約定的時間。

沒有任何預兆的,柳露將手機一拋,藉助旁邊的導演椅,就勢坐了下來,柳一鳴也心領神會,對起臺詞。

不約而同的,兩人同時進入狀態。

柳露臉上掛著幾份疲憊的愁容,進入角色,開口道:“你給煮一碗麵條,切四兩熟牛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句話原是店小二問穆念慈打尖吃什麼,她做回應的話。

若是尋常導演、尋常演員,非得要兩眼直直盯著店小二回復一句。

可當時,柳露演這個情景,只是木訥望向前下方,彷彿面前有張木桌似的。

她是盯著木桌說的話,便有些不近人情,不諳世事,和憂愁滿懷了。

這是一種很高明的處理狀態。

演戲,就是做戲。

需要演員的不斷試戲,自己創造性地塑造一些動作和形象。

這是表演這一技能,對演員這一職業的要求。

當然,有一些知名的導演對演員可以說是事無鉅細,躺在床上應該什麼樣的動作,走路應該什麼姿態,都一一細緻地分解敘述。

這自然是了不起的導演。

演員在當時那個狀態,也應該以導演的想法為先。

但這不意味著演員要徹底放棄思考這一能力,塑造形象,本質還是演員自己的功課。

柳露此時顯得心事重重,漫不經心。

但她卻把穆念慈對楊康的那份擔憂演繹出來。

柳一鳴就一手持著手機,看了一眼劇本,念出裡面的臺詞:“熟牛肉有甚麼好吃?”

這句話也很考究功力。

黃蓉此次見到穆念慈,心情複雜。

原先是心情愉快地準備做幾味佳餚報答洪七公,途中看到穆念慈。按照原著的說法,她先是心中一酸,接著是愣,想著她有什麼好的,最後有是惱。

她雖然主動上前,但此時已經暗懷不好的想法。

情緒也波動了三回:酸、怔、怒。

三種情緒的轉折很考驗人。

更何況,這一段明明要壓住情感,笑嘻嘻上前打招呼,這就很考量演員功底了。

柳一鳴雖然能演出含笑的怒字,卻把這種層次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