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賺錢!”那邊季天叫嚷道。

“可以。”我說,“獲得多少,就要付出多少。能量等換定律在娛樂圈內也是適用的。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責任有多大,利益就有多大。”

“……”

“雖然不是時時刻刻適用,但毫無疑問這也算是一種真理。”我感嘆道。

“那大神。”季天說道,“我很清楚我自己,唱歌又不行,演技也不行,長相也不行,我究竟能做什麼?”

“你動刀子了吧?”我問。

“啊!”季天一愣,“您問的是整容嗎?對,我是整容了。”

他說話坦坦蕩蕩,絲毫沒意識到這玩意兒在影視界的傷害。這就跟自然科學界的新型人才突然冒了一句“對,我論文是我爸寫的”一般。

雖然,我以前也見識過他的演技,唉,那玩意兒也不提了,我要帶他進影視界,那是害了整個國內的影壇視壇!

季天一點也沒自覺。

他把整容當作是一種可以成功的工具,這是如今的市場資訊的錯誤反饋。他相信了它,然後接受了它。

人總是樂意把最有利於自己的事情當作真理。

這句話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就像是一束光照射進來,當我去捕捉它的時候,它就湮沒在黑暗中,消失殆盡了。

“去混綜藝如何?”我問。

“啊?”

“綜藝的門檻稍微低點。”我說。

只是很辛苦,太辛苦了!相比起國外的“喜劇人”角色,國內更多是“戲劇人”或者“喜劇演員”,然後就是說學逗唱樣樣齊全的相聲。

國內這些職業對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忒高了!它們是一門技術活,功夫有沒有,你得掌握了,才知道!

可綜藝就不一樣了。

它主要靠編劇寫好臺詞指令碼,然後演!中間或多或少學一點喜劇的本領,或者是主持上面的技巧,然後引導著觀眾,共同創造一個情節。

只要能混下去,就爭取到時間,這時候見縫插針學點別的,也不是毫無希望的。

我把我的想法說給季天聽。

“你要是樂意。”我說,“我給你找找人,你去電視臺打工一段時間,看能不能尋到出路,但我醜話得放在前頭,什麼行業都不容易。”

季天一臉興奮,快速點點頭。

陶濤有點猶豫,他手有點兒抖,他似乎知道,因為他曾經的選擇,現在留給他的機會不那麼多了。

“你有什麼想法?”我問他。

“我還是想當大明星。”陶濤說。

“那我能力不足,沒辦法幫你。”我淡定道,“只能祝你前途似錦,繼往開來了。”陶濤手抖得更厲害了,我伸出手,招呼服務員結賬。

陶濤不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他們周圍只出來一個蘇和。

也許,正因為蘇和跟他們在同一個宿舍,所以才會覺得,這小子與他們差不多吧?

我不知道陶濤在想些什麼。

但是我聽過小胖的吐槽。小胖與他們的經紀人齊望是同學,經常在一塊兒聊天喝酒。

“聽說,他們那是小公司,沒有什麼活。在一開始的滿腔熱血消失之後,他們便開始不滿起來,鬆懈了自己。只有蘇和一人,天天在宿舍裡學習。他不是學演藝的,考的是好大學、好專業,但是他在課餘,就去找表演專業的課程去看,去學習。”小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