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思杜寅不要把事情鬧大。杜寅也生氣。他對他二叔很不滿,可畢竟長輩身份,不便冒瀆。二嬸嬸上去說話,求她網開一面。杜母又驚又怒。

她重新回到屋子,把被子再次裹緊,哆嗦著嘴唇:“我、我我不知道的!”

她又像一個瘋子,驀地倒在了床上,將腦袋埋藏在枕頭下面:“我剛剛什麼也沒聽見!別來問我!”

同學們很尷尬。

也有些無趣。

有個男生率先叫嚷起來:“這是別人家的私事,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我們也不要插手了吧?”

大姨父喜道:“對對對……”

杜寅的小姨說:“首先,我十分感謝杜寅的同學能夠來到這樣的一個現場,其次……”

同學們不搭理她。

“也對,是杜寅的私事……”

“大家都理解下,大家都不希望能被別人插手私事吧?”

“是啊,都回去吧……”

這是大多數學生的態度。

“如果我們的同學出了事情,我們都藉著‘私事’的名號躲避;那麼有一天,當我們也需要別人的幫助時,那麼別人也可以藉口這是我們的私事而推脫去!”

也有同學持反對意見。

這種人雖是少數,可話語的力量更大得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人群中響起更多有力量的話語。

“我們是人!不是動物!”

“我們也有感情!”

“我們堅持正義,遵守社會的公德秩序!”

“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同學,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夥伴!”

“我們不能讓人任意欺辱他們!”

“既然你們不滿,你們應該透過法律渠道!”有人叫嚷起來,“現在屍骨未寒,就這樣算糊塗賬,那以後呢?談房子,談票子?不能讓你們這麼欺負孤兒寡母!我建議,應該報警!如果再有事,可以請律師!”

“沒錯,報警!找律師!”

“有誰去報警?有誰帶著手機?快點撥電話!”

“沒錯,把警察叫來!”

“我爸是律師!”

“……”

大家三三兩兩說著話,如同被點著引線的爆炸桶,杜寅二叔一聽,嚇得一跪。“我這是鬼迷心竅啊!”他哭訴道,“別報警,給我點老臉,饒了我這一回吧!”

同學有不依的。

也有鬆口的。

其他老人稍一愣,紛紛退去。那些親戚都躲在裡屋中,不敢出來。同學們高昂的聲音,在屋子裡傳了很久,爭吵一陣子,大夥兒最終還是認為事情得杜寅做決定。這才熄了鬧聲。

“不過,你要是受欺負了,告訴我們!”同學們道。

這些好心的話此起彼伏著。

也是難得一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