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是黃鱔還是風油精?”

“不是,是藝人的……”

<ax?明星開直播人氣上升本來就快,唱唱歌啊,聊聊天啊,聊八卦,吃火鍋,一下子就上來了!”他繼續低頭刷小說:“你給提到首頁中!”

“這個……”

“你要習慣!”

檢測員工不說話了。

這、這不是花瓶直播嗎?

別以為前面放張專輯就能掩蓋!

……

“這麼說吧。”我琢磨了下,研究詞彙,“比方說,你們在街道上看到有兇窮極惡的歹徒殺人,結果被警察抓走。回家後可以跟家人說,面由心生!那兇手一看就不是好人!可你們能舉個牌子,把這些話寫上頭,在街上走來走去嗎?”

“不能。”

“不能。”

“……”

“這和硬柿子不是同一個意思吧?”

“……不能。”

……

“網際網路平臺和私人住宅最大區別,就是它不能自由地選擇交流物件。這裡頭有老人,有小孩,一句話搞不好,就會帶來誤導……邪教徒也會趁虛而入,要為這些人負責。”

網友在吵鬧。

“不是有家長嗎?”

“家長的作用很重要啊!”

“老人也不是傻子。我姥姥也不會信……”

……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家長!”我語重心長。多年在外奔跑拍攝,令我見到無數痛心和同情的畫面。“不是嘲諷,是字面的意思。”我說。

“……”

“……”

“的確網際網路有小孩……”

“而且,還有不少是留守兒童。”我提醒道。

網路彈幕瞬間有點稀疏,有些原本想說什麼的,忽然住嘴了。

接著冒出新的一輪評論。

“應該網際網路年齡分級!”

“如果有年齡分級就好了!”

“沒錯,網際網路本來就有很多垃圾,小孩子分辨能力差,不該上……”

“分級制度迫在眉睫!”

……

網友們是好心。

可是他們在試圖用一種彎道繞過擺在面前的大石塊。他們無法正視問題。可逃避,永遠沒辦法解決難題,總會出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