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成為蛇吞象的蛇,而非被大魚吞下的小蝦。

“你投了多少?”我問。

“兩千萬吧。”杜亞漫不經心地說。

“想賺多少?”

“十年五十億!”

我心臟猛地一跳。

“既然簽了對賭,先別談那麼久,先提五年,五年五個億。”杜亞說。

“那你應該拍電影。”我說。

電影收入和電視劇相比,那是有天壤之別的。

“更何況推個演員到我這,也無濟於事。”我說,“現在開不出天價的報酬,你投的三億,也不可能拆分的,送回他手上。”

我在提醒他,少來這套,以前有這種陰陽合同的,現在可行不通。

杜亞聞言,笑了兩聲,傾身道:“我那三億,是投資,看的是分紅,可不是別的。”

“……”

“我選你,還有一個原因。”杜亞說,“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就算軋戲,也沒辦法輕易地賺回這麼多錢,所以我需要‘借勢’。”

他身體朝後仰,緊繃的臉上第一次露出爽朗的笑容:“投資人只會盯著上漲的買。明星也一樣。李宇達從你們劇組出來,身價就不一樣了,往他身上投資的人也會更多。。到時候,去別的劇組裡拍戲、融資、拍廣告、再拍戲融資、廣告……一個對賭,套上另外一個對賭,再套其他的,利益迴圈,人們會相信我十年能賺五十億!”

杜亞長吁口氣:“只要他們相信,我就能把它們變成現實!”

我瞬間毛骨悚然,明白杜亞的意思了。

他想賺的錢,根本就不是對賭贏的那幾千萬,而是虛假泡沫的追投。

如果一些投資商相信李宇達能賺到錢。

相信他杜亞能賺到錢。

就會馬不停蹄地往上面追頭。

之後杜亞將錢挪作他用,在搞一出什麼取消專案,這筆錢就會落在他手上,而投資人的錢只會打水漂。

誰都希望在危機前把錢取出來。

又希望能夠利滾利。

可是隻要大局還在杜亞手中掌握,投資商是不可能知道真實情況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希望拿這部劇作為跳臺。

一個有人能投資幾個億的作品。

其他跟投的投資商是會相信背後有更多的利潤的。

“我需要你半年拍完,播放時間定在明年年初。電視臺我可以解決。”杜亞說。

他當然可以解決了。

亞麗公司一直和百盛電視臺有合作。

我不是第一次瞭解這事。

可是半年啊……

我心思有點活泛了,電影與電視劇拍攝時間不同,電影實際拍攝,一天能拍個一分鐘成片就差不多了,電視劇得要一天20分鐘,再加上稀奇古怪的一些突發情況,質量要求,自然不比電影。杜亞給出半年拍攝時長,對於即將要做的這麼一部大戲來說,有點太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