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我和蘇和全愣住了。

“他的父親,也是位導演。”老白比劃著,“可惜走得早。他和表嫂,差不多也是那個時間段認識上的,之後互相扶持著,拍了這麼多年的戲。”

劉導夫人出身比較有錢,家境好點,老丈人對女兒看上這麼個小子,也沒有辦法,他知曉女兒個性潑辣,有主見,說喜歡劉中悟,那就是真情實意地喜歡他。兩人沒扯證就搬在一塊。

老丈人沒辦法,也認了,後來幫襯許多。

結婚後,劉導夫人算不上他的賢內助,卻是一位與他同進同退的戰友!兩人齊心協力,互相幫襯,才成就他現在的事業。

其中的辛苦,絕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

外人常常說的成就,除去機遇外,哪一個名人不是放棄大把玩耍、陪伴家人的時間投靠在事業中?他們的家人、親屬、父母妻兒……又有哪一位不承受住由此帶來的煎熬與艱辛呢?劉中悟從不避諱這點。

蘇和安靜地聽著。

我內心有所觸動,忽然笑了一下。

“劇本中有部分他曾經的經歷。”老白對蘇和說,“他投了很多心血在裡頭!可幹我們這行,不為外人知曉的苦衷也有很多,不便全部表達,只能絲絲縷縷的,從這部電影中透露一點。”

他望向我:“我想你大概能感同身受。”

“沒……”我趕緊說。

“哈哈,別謙虛了。”老白笑了,他驕傲地看著我,“你,我還不清楚?老早就來圈子裡了,旁邊有很多人支援。”

“是是是。”我說。

“是吧?”

“但是當初我沒有受到阻撓。”我想了下,我想起劇本中的艱難,忍不住替他們辯解,“朋友間挺好的,一起闖蕩,沒有分歧。我父母也挺支援的,不像電影……”

“一樣。”老白眨眨眼,“你以為導演的母親也反對嗎?”

“……”

“放心吧!”老白說,“雖然導演的父親當年在劇組病逝,可他老母親也沒有為此痛恨導演這個職業。”

我很吃驚,心想外面的傳言是怎麼回事?!

蘇和聞言,臉上也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彷彿在說,那為什麼電影裡這麼拍?

“當初他老母親的態度也很堅決。導演這行拿錢多,而且即使導演父親去世,曾經在行業內的人脈,或多或少還有點!如果普普通通考大學,找其他工作,那關係得要從零積攢,未必更好……這只是電影。”老白看出我與蘇和的疑惑,不慌不忙道,“電影嘛,總要有點衝突,故事也得貼近大眾的生活。世界上大多數的父母,聽到子女放棄學業要闖蕩,要當導演,也會反對……所以要按事實情況創作,那些做子女的沒代入感,做父母的,也會莫名其妙呀!當然啦,雖然有所成就的人,身邊經歷或多或少不一樣,可不能總反映這種特殊的狀況嘛!”

“……”

“電影是貼近生活的藝術,是反應大眾的影視作品。”老白說,“如果只看真實,不來虛晃一槍,那叫紀錄片,院線安排票房也很少。那就沒意思了!”

老白絮叨一通,準備走人。臨走前再次叮囑蘇和:“聽執行導演的,準沒錯!”

蘇和忙不迭答應著,片場的群眾演員們露出憧憬的神情。

這些群眾演員年齡都不大,本應該待在教室裡學習的。如果常年是在學校補習班家中三點一線的孩子,大概很難理解這樣的一個現實:他們的確是受父母恩惠的,他們是幸運的。這裡來客串的年輕人,有的是荒廢學業後跑來碰碰運氣的;有的是攀比為買新手機新電腦出來打工的;還有很大一批,是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兄弟姐妹眾多,早點出來幹活貼補家用的。

天底下有那麼多難事。

只是在教室中的倖存者們感受不到罷了!

“好。”我掃視他們一眼。我也是站在幸運天秤中高高翹起的那頭。倖存者又能對不幸者說些什麼呢。所以我不能辯駁,唯有沉默對待。“都回原先的位置,各就各位。”

副導演聽我這麼一說,連忙和場記上前攆人了。他們把拍攝現場重新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