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妁杵在原地愣了半晌。

娘所說的聽上去雖是好事一樁,但這好事來的也太蹊蹺了!

爹爹要升任通政司左參議?若是記得沒錯這可是個從五品的大官兒!可是上輩子明明到閉眼,爹爹都還只是個小小的七品縣令啊。

更莫說如今掌印璽的是謝首輔,聖旨歸根究底還不就是首輔的旨意!連她個不懂朝政的小丫頭都知曉爹爹是站在慶懷王與汪萼那邊的,這個謝首輔又賣的哪門子恩情?

不待蘇妁細忖,那邊大伯母楊氏便迎了過來。還學她娘那樣一臉慈祥的縷縷她的頭髮,又抻抻她那有些發皺的衣裳:“哎喲,咱們妁兒以後可就是真正的官家千金了!”說著,又抬頭衝桐氏笑笑:“弟妹好福氣啊,以後也要跟著老三進京享福了!”

升官兒的雖是蘇明堂,但礙於叔嫂的避嫌,楊氏想要道賀拍馬屁也只能藉著孩子和妯娌關係說事兒。

可桐氏聽著這話心裡不舒服了。想她十數年如一日的為蘇家忙裡忙外的操持著,大嫂這話說的倒好似她是個攀高枝兒衝著好日子才嫁過來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桐氏瞭解她這個大嫂,從不是個會拿真心講話的人。

如此,桐氏便不鹹不淡的笑笑,回敬道:“大嫂哪兒的話。待我們一家三口走了,您不也跟著大哥在這兒享福麼?起碼日後住的寬敞些了不是。”

她們三口這一進京,自家那兩處小院兒自然被蘇妁的大伯和二伯兩房人瓜分。說起來蘇明堂這次升職,倒是對三房都算好事一樁。

楊氏自然聽出了桐氏的意思,這話音兒撂的可不怎麼友善。於是臉上有些泛窘,敗興的退回了大老爺身邊。

二房的柳氏原本也想跟過來說些體己話的,可見大嫂楊氏碰了一鼻子灰,便立馬剎住了那念頭,老實站在原地沒動。

這時蘇明堂發話了:“大哥二哥,不早了,不如大家都先各自回去歇息吧,有什麼事兒咱們明早再議。”

兩房老爺立馬笑嘻嘻的接話:“好,好。”

之後三房人各回各院兒。

只是許久後,各院兒裡的燈都還亮著,沒有人真的歇息得下。

二房這邊兒,三個兒子領著媳婦抱著孩子各自回屋睡下了,可二老爺跟柳氏屋裡的蠟燭亮著,兩人還在盤算。

柳氏:“老爺您剛剛看了沒,這聖旨才剛剛下來,桐氏跟大嫂說話就一股子傲勁兒,下巴都恨不得撅到天上去了!”

二老爺邊嘆一聲邊脫下雲履與外袍,著一件深衣坐到了榻上,這才言道:“哎,你說你好歹是當祖母的人了,心思還盡使到這些無用的地方!三弟升遷是天大的好事,到你嘴裡怎麼又一股子怨氣了。”

柳氏一臉不滿,叉著腰就靠上前去,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說道:“你也知道咱們都是有孫兒的人了!三個小孫子十月生五穀養,一天天的長大,日後娶媳婦兒你讓他們住哪兒?”

“這不是老三就要進京了麼!他那兩處院子正好咱們跟大哥一家分一處,日後就寬敞多了。”邊說著,二老爺面露厭棄的往榻上一倒,薄被往頭上一拽,不願再理會柳氏的嘮嘮叨叨。

不過這話倒是說到柳氏心裡去了。她雖嫉妬桐氏日後五品官夫人的好日子,但想到自己也能跟著分個仨瓜倆棗兒的,便很快斂了臉上怨氣。

人也跟著往榻上一躺,轉身將手搭到二老爺肩上,眼冒著精光:“老爺,那明日商議這事兒時,咱們可先說好了,就一口咬定按人口分!咱們家孩子多,三弟他兩口住的那處大院兒得分給咱們,妁兒住的小院兒給大哥他們。”

“行了行了,明日再說,快睡吧。”

……

大房那邊的燈也一直點到了後半夜才熄,兩個兒子都在大老爺屋裡,爺幾個商議著明日的各種應對。

***

五更雞叫堪堪過去,蘇妁正香香的縮在鬆軟的錦被中,她想好好的睡個懶覺。

既然後日便要隨爹爹搬去京城住了,那麼最後兩本書倒是可以稍緩兩天再下手。待去了京城行動就方便得多,屆時不必再為了得手後還要趕回朗溪縣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