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琰進了屋內,看見裡面坐了七八個孩子,其中有幾個是自己的哥哥姐姐。比如自己五哥寧貴妃所出的趙承武,六哥鄭淑妃所出趙承方,還有三公主趙穎萱,四公主趙璟妍等都在坐。

趙承琰與大家打了個招呼就在趙承武身邊找了位子坐了下來。

趙承武看著他坐在自己身邊,抬頭看了眼外面,吳良鏞正在與張保說著什麼。隨後他壓低聲音對趙承琰說道“老七,你怎麼來了?這鬼地方躲都來不及呢,你怎麼還跑來了呢,在外面玩多好啊?”趙承武今年已經12歲了,生的肌膚黝黑,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

趙承琰看著這個五哥笑了笑,“五哥,外面好無聊的,沒什麼可玩的,所以我過來聽聽吳先生講課。”趙承琰知道自己的這個五哥是個最不愛習文的人,他名字裡有個武字長大以後還真是隻喜歡舞槍弄棒,整天和宮中的侍衛們混在一起。還喜歡帶著一幫皇親國戚的孩子去打架,到處惹禍。

為此寧貴妃也是頭疼不已,所以這次強行要求他來聽吳良鏞講課磨磨他的性子。

這時,吳良鏞也邁步從外面走了進來,他來到桌子旁,拿起剛才放在桌上的書說道“下面我們繼續學,仔細聽我先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趙承琰一邊聽著吳良鏞對論語的講解,一邊與前世所知道的論語相對照,看看有沒有不同之處。

書的內容沒有不同,只是在註解上還有些不一樣,後世一些精彩的註解現在並沒有出現,趙承琰尋思這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這節課趙承琰只是隨便聽聽,看看與自己所知道是不是有出入,慢慢了解這個時代的一些東西,畢竟自己的空間還只是侷限在這個皇宮裡,而且年紀太小無法做任何事情。

此後幾個月,趙承琰每天都來聽聽課,有時還會提出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見解,吳良鏞對此也是驚異連連,不知道一個才三歲的孩童怎麼會想到幾十歲的人都想不到的問題。

在一日朝會之後,吳良鏞將趙承琰的情況上奏給了永康帝,說七皇子是難得的美玉梁材,只要稍加雕琢就是國之棟樑。皇帝聽了也是一陣驚訝,回到後宮將事情告訴了王皇后,王皇后聽了也是一陣高興,“陛下,不如讓琰兒過來我們考教考教他,看看是不是如吳大人所說這般優秀。”

“嗯,稚兒說的不錯,來啊,叫琰兒來御花園”

聽到皇帝下旨,站在一旁伺候的馮直立刻上前一步,躬身答應。

隨後,馮直快步來到抱素書屋將正在上課的趙承琰叫了出來。

“殿下,皇上有旨,叫殿下去御花園考教功課。”

終於來了,趙承琰心中暗自高興,自己表現的這麼突出皇帝必然好奇,肯定會叫自己去考教。想讓自己快速出名,坐實神童之名,不在被人當做小屁孩,就看今天了。

“好,那馮公公請帶路吧”

“這是老奴的分內之事,不敢當殿下的請字,殿下請隨老奴來”

馮直不敢託大,連忙躬身回答。他知道這個七殿下雖然年紀小,但是絕不能小看他,看今天這意思皇帝也是異常喜愛他。

趙承琰跟著馮直一路來到御花園,只見永康帝和王皇后正站在御花園中的靜漪湖邊的碼頭上,手裡拿著饅頭屑在喂湖中的錦鯉。

此時的靜漪湖波光粼粼,遠處荷塘裡的荷花隨著微風不時搖曳,離碼頭不遠的地方,幾隻白天鵝在水面悠閒的遊動。

趙承琰來到永康帝和王皇后身後大聲說到“兒臣見過父皇母后。”

聽見趙承琰的聲音,永康帝回過身來笑呵呵的說到“哎呦,朕的麟兒來啦,快過來讓父皇好好看看”,趙承琰邁步來到永康帝跟前,皇帝一把將他抱起,然後哈哈大笑說,“朕的麟兒又重了些許,再過些時日父皇都要抱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