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他們的話,趙承琰不由得暗暗鄙視,這些沒腦子的蠢貨真以為黑水靺鞨的小公主是易於之輩嗎?就憑藉現在酒桌上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恐怕連蘇雅身邊的一個護衛都打不過。

現在他也不打算去管這個事,畢竟這兩撥人都是異族他沒興趣管閒事。不過又轉念一想,鐵勒人勢力雖然衰弱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子還是有一些的,如果能讓他們噹噹攪屎棍,那麼還有些利用價值。

這時那些鐵勒人也吃喝的差不多了,開始放肆的說說笑笑起來,那個陳東華這個時候才敢拿些殘羹剩飯來吃。看到他那個樣子趙承琰心中鄙夷,這種甘願為異族做牛做馬的人肯定沒有好下場,以後自己橫掃西域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

在若羌城住了一晚,第二天趙承琰便啟程繼續西行。從這裡開始,周圍的草木便開始逐漸稀少起來,在若羌城以東雖然也是戈壁,但是至少還不時的可以看到一簇簇的綠色,而這裡已經可以說是荒蕪了。

第一次見到這浩瀚無垠的戈壁灘,那粗獷豪邁、雄渾壯闊的神韻給人的感受遠比高山大海要深刻得多.茫茫戈壁灘上佈滿粗砂、礫石,踏在上面,沙沙作響.一條條幹溝毫無生氣地橫臥在上面.除了一些麻黃、沙拐棗等耐旱植物點綴其間,很少有植物生長,動物也不多.目睹此景,趙承琰真正領會到“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的意境了。

向南方望去,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連綿不絕的皚皚雪山,雪山的峰頂在陽光下閃爍著白色的光芒。此時的趙承琰已經偏離的道路,他是按照直線行進的,而不是按照商隊的道路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的走,畢竟他不需要向商隊那樣需要在沿途的城市中獲得補給。

如果拋棄補給的煩惱,那麼在戈壁上想怎麼走都可以,只要大方向對就行了。

走了三天,趙承琰已經來到了雪山的腳下,這座連綿不絕的巍峨山脈就是崑崙山,它從貴霜帝國與西域交界的地方一直綿延數千裡,最後在劍南郡逐漸分為幾條支脈。

只要順著這座山脈直行就可以到達貴霜帝國的邊境城市藍氏城,從藍氏城再折向南,順著獅泉河就可以到達他此行的目的地。

按照路程和時間計算,在他正北面就是且末,這個地方也是由羌人的一隻,恰爾羌人所建立,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依附於強大的部落,現在他們靠的正是突厥人,前些時候還參加了西突厥東征大魏的軍隊,原本是想著到中原撈一票,沒想到他們派出的五千軍隊,不但秋風打著還損兵折將,只逃回來數百人,這讓且末人元氣大傷,此刻應該還在默默的恢復實力吧。

過了且末再西行四百里左右,就是在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大國,于闐。

于闐南有崑崙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綠洲。位當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于闐擁有皮山、渠勒、戎盧、扜彌等城,人口三萬多戶,十餘萬人,兵甲三萬餘。

按說在西域除了幾大勢力之外,其他的小勢力如果不依附大勢力很難生存,但是于闐是個例外,首先於闐的兵力雖然沒有西突厥或者吐蕃強盛,但是他們也至少有好幾萬人,進攻他們的代價不小,又因為他正好處於西突厥和吐蕃兩股勢力的分界線上,雙方為了留出一些緩衝地,不發生衝突便都預設了于闐的存在。

趙承琰對於于闐還是有些印象,因為歷任于闐國主都對中原王朝非常敬仰,時長派出使者去朝貢,而且雙方的人員往來也較為頻繁。

此次經過於闐,趙承琰自然是要去看看的,現在天色漸漸暗了下去,他照例紮下帳篷休息。晚上,戈壁上起了風,正在帳篷中的他,忽然隱隱約約的聽到遠處隨著風聲傳來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喊殺聲和兵器碰撞的聲音。

“嗯?!”趙承琰從聲音判斷,這個發生交戰的地方離自己不過數里之遙,“是誰這麼晚在互相廝殺?”為了一看究竟,他出了帳篷,翻身上馬,順著風吹來的方向直奔而去。

快馬加鞭不過幾息的時間,他就遠遠的看到前面一處地方,燃燒著不少火堆,而在火堆的四周影影綽綽的不少人在來回的廝殺,因為夜色太黑看不清是什麼人,不過可以看到周圍不少大車的影子。

“難道有人在劫掠商隊?”想到這裡,趙承琰加快速度來到距離營地不過數十丈的地方。

此時,他接著火光看清了眼前的形式,還真的是劫匪在搶劫,這些劫匪都蒙著臉,不過從穿著打扮就能看出是活躍在大漠的沙盜。

而被他們劫掠的也真的是一個商隊,仔細一看趙承琰心道:真是無巧不成書,這個被劫掠的商隊竟然是數天前偶然相遇的那支,因為他在廝殺的人群中看到了那個叫周訪的護衛頭領。

而這個時候的周訪早就沒有了先前相遇時候的模樣,頭髮已經有些散亂,身上也添了一些血汙,顯得很是狼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