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伏禍初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我記得,他說,‘出兵,是為了讓襄國十年內無法威脅池國。’”姜墘善道。
葛方戟說的做到了。此戰,池國大敗襄國,只是主將沒能回來,屍骨最後在靠近苜族部落的地方找到。
一代名將,竟在大勝返程中被部落中的流矢射中,最後死在了那裡,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我去看望太子時,太子同我說,‘葛將軍此行是給了池國一個機會,讓池國能借此稱霸與天下。’”姜墘善道。
嚴濤拿起茶杯的手一頓,問道:“殿下也是這般認為的嗎?”
“不。”姜墘善否認道,“我仔細思量過了,葛將軍死後兩年來,葛城十分安穩不是嗎?稱霸天下需要何種國力,葛將軍兵伍之家不會不清楚。四國皆經歷了魔族之禍,各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池國不比別國更好,此時動侵吞天下的念頭,無異於空著肚子打架。我想,葛將軍此戰的意圖當不在一時,他攻打襄國為池國掙得了時間和精力,使如今的池國少了一個國家的威脅。”
“殿下這不是想的很清楚,又要問臣什麼呢?”嚴濤放下茶杯道。
“我想問,您可覺得葛將軍的死另有隱情。”姜墘善道。
他記得,三年前,葛將軍的死訊和捷報一起傳來,父王很高興。被王城繁華困住的眼睛,是看不到遠在邊城的隱憂的。所以姜墘善猜測,父王大抵是在為葛將軍的死訊高興。
葛家握著的兵權,早已為朝廷忌憚,葛方戟死後,剩下一個在軍中威信不足的葛方礪不足為懼。
“呵,二殿下,臣只是個領兵打仗的。來王城領命是為鎮守北疆,不沒將軍身份。”嚴濤眸光一閃,道:“葛方戟也是為將軍,馬革裹屍是他應為之事,有何隱情可言?”
他不好直言,於是便轉移話題。胸口的衣服裡,一張紙沉甸甸的壓著,讓他不免去想:葛方戟的死,究竟是因為葛方礪的嫉恨,還因為朝廷中藏著要命的鬼魅。
嚴濤轉開了話題,姜墘善卻不想放棄。他知道這事無法明說,思考了一下道:“我記得葛將軍有個兒子,名叫葛少秋,聽聞他的天賦不輸與其父,甚至青出於藍?”
若是葛方戟之死真的另有隱情,姜墘善覺得他可能會給兩個人留下線索,一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嚴濤,一個則是自己的兒子。姜墘善隱約記得葛家兄弟的關係並不好。
“殿下過譽,不過葛少秋這孩子,確實天賦極佳。將來成人,定能報效朝廷。”嚴濤忖度著道。“只是殿下,如今怪人的問題尚未解決,北面又有夏國威脅,王城朝政不穩,實在不宜為故去之人分心。”
嚴濤想暗示姜墘善,朝中有心懷不軌之人,又想提醒眼下時局不穩,不宜輕舉妄動。
嚴濤和姜墘善不知道,此刻他們在此處交談,遠在陽城外——東面各部落的族長正為計劃攻打陽城,互稱兄弟舉杯共飲。
池國內還有陰謀暗藏,池國外已是風雲將起。
喜歡長嗟嘆請大家收藏:()長嗟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