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靠近匈奴王庭,危險係數就越高,就越是在刀尖上跳舞,容不得一點閃失。

是以他們幾個當將軍的人,除了身體累之外,精神也始終處於繃緊的狀態。好在不論是霍去病也好,趙充國也好,都是不世出的名將,再加上馬括這個帶掛的人,好幾次化險為夷,避免了訊息的走漏。

……

與此同時,衛青的軍隊剛剛抵達大漠南側。如今的匈奴人全部都收縮在大漠以北,大漠南側的大片草原,也就是如今的內蒙古地區,早已沒有了匈奴人的存在。是以衛青行軍的路上沒有遇到一丁點的抵抗。

同樣行軍很順利的,還有李廣,以至於李廣都覺得有些心虛。

“小羅,我軍的補給你也知道,優先供應河西。即便是我這裡,補給也不是特別充分。所以穿過大漠,只能兵分三路,還不能同時前進。”衛青面色鄭重,對羅傑夫叮囑著。

羅傑夫道:“大將軍放心,我曉得。”

嘴上這麼說,羅傑夫心裡不把衛青的話放在心上。衛青霍去病同時出征,這就是一場躺贏的局,怎麼可能會輸!

衛青一點都放不下心,道:“只要你能到達指定地點,我三天後必定能夠到達。如果遇到匈奴主力,你就以防守為主。有我的武鋼車在,以你們的補給,防守十天半個月沒有問題。”

武鋼車,是衛青的重要軍事發明。如果要給它起一個現代化的名字的話,可以稱之為:裝甲運輸車。

顧名思義,就是改裝後的運糧車,外圍由金屬裝甲覆蓋,並帶有尖刺。

打仗時,只要將這些武裝運糧車連起來排成一排,就是一道鋼鐵長城,是抵禦騎兵衝擊的絕佳利器。漢軍在後面不論是弓箭射擊,還是組織騎兵反衝鋒,都會變得很主動。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機動性比較差。一旦有遠超漢軍的匈奴人出現,那麼漢軍將箭矢射完,糧草吃完以後,只有死路一條了。李廣的孫子李陵,就是這樣投降了匈奴人。

武鋼車的發明,衛青有著完整的智慧財產權,跟馬括和羅傑夫這兩個穿越者還真沒多大關係。在歷史上,衛青就是依靠著武鋼車橫掃漠北。

歷史上,衛青和霍去病會在幾年以後聯合出兵,發動對匈奴的最後一場大戰。當是時,衛青率領大軍穿越大漠,遭遇了匈奴人的主力部隊。衛青依靠武鋼車,和自己卓絕的軍事能力,一舉擊潰匈奴主力,奠定了勝利的基礎。而霍去病那邊,依舊是充分發揮了自己長途奔襲,以及自帶導航的能力,橫掃匈奴後方,最終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壯舉。

可以說,劉徹一朝的抗匈戰爭,就是衛青和霍去病兩個人的表演,其他所有人都是配角。

只可惜兩人出生外戚,又身居高位,被司馬遷所看不起,史記之中未能過多著墨。到了東漢時期的班固寫《漢書》的時候,大致抄襲了《史記》的內容,使得衛青和霍去病的細節已經不可考,不得不說是後世的一大遺憾。

卻說羅傑夫率領一萬精兵,率先向大漠進發。

王浩跟在羅傑夫身邊,道:“羅哥,也不知道括哥那邊怎麼樣了。”

羅傑夫嘴角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道:“你括哥?那可是幹大事去了。咱們也得快點了,要不然連戰功的湯都喝不上了!”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