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襲擾(第1/2頁)
章節報錯
卻說休屠王和渾邪王正在商議偷襲漢軍,不料漢軍竟然趕渡河。
“我聽說漢人喜歡等別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發動進攻,我們不如學他們如何?”休屠王提議道。
渾邪王道:“漢人狡詐,我們不學他們。咱們現在就去堵他們,讓他們全都死在河裡。”
論打仗,渾邪王比休屠王要強一些。休屠王的強項在做人。這麼些年以來,渾邪王東征西討打了不少勝仗,真正獲得的好處其實還沒有休屠王多。
經過蹛林大會,渾邪王被馬括狠狠地宰了一筆,越發地不如休屠王了。可是休屠王會做人,又看中了渾邪王的軍事才能,便讓渾邪王來當軍事統領。
渾邪王也難得地發揮了一次高情商,對休屠王給於了足夠的尊重。
他們兩個人的組合中,休屠王是絕對的一把手,但是涉及到軍事行動,便以渾邪王的意見為主。通常流程便是,渾邪王提出建議,休屠王選擇透過就行。休屠王很少提出具體的軍事建議,而渾邪王也不會越過休屠王直接發號施令。兩個人狼狽為奸,倒也配合的頗為和諧。
“那便辛苦渾邪王跑一趟了。”休屠王道。
渾邪王實力不行,有些寄人籬下的感覺。這種髒活累活自然得他去幹。
領了兵馬,渾邪王直接朝著河道而去:“漢軍有幾處過河點?”
“兩處,相聚大概三里地。”斥候稟報道。
“每處多少人?”
“大約五百人。”
“哼,這麼點人也趕來!”渾邪王正發愁一肚子的氣沒處撒,既然漢軍來送死,那就成全他們,“分出兩千人馬,每個渡河點各一千人,讓漢人都死在河裡面!”
“是!”
渾邪王領了一千人朝上游走去,另一個匈奴小頭目領了一千人朝下游走去。
在上游渡河的,是趙充國。趙雲領著人在下游渡河。
趙充國渡河的時候,故意走得很慢,聲響又搞的很大,生怕匈奴人發現不了。眼看著要過了三分之一了,匈奴人終於趕了過來。
匈奴人能統治大草原,必然不是無能之輩。散出的斥候很快就發現了趙充國的行蹤,並立馬組織了力量進行反擊。
只不過臨時拼湊起來的人手不夠,被趙充國邊撤邊射,死了好幾個斥候。好在暫時阻止住了漢軍渡河。
等對面臨時拼湊的人被自己射死差不多了,趙充國重新開始渡河。馬上就又要到三分之一了,匈奴人還沒過來堵截,讓趙充國很著急。
三分之一是一個很微妙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一旦走到了河流的中央位置,那就只能一往無前地衝過去了。可是賴在這個地方不走,又顯得很可疑,最終使得匈奴人不上鉤。
好在趙充國往前磨蹭著又走了一陣,看到遠處火把林立,顯然是匈奴派了不少人過來。
趙充國大喜,領著人馬朝後面撤了一點距離,撤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
從匈奴人的行頭來看,像是個大頭目。趙充國手下有匈奴人,一眼便認出了裝束,道:“將軍,是渾邪王親自來了。”
渾邪王有些名頭,趙充國打起了精神,道:“都準備好,聽我口令。”